崛起的石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七章 時勢造英雄,朱棣重生土木堡,崛起的石頭,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亂,官軍討伐不力,急調剛剛在山東昇任的都督僉事董興率領本部兵馬前去。
本來朝廷也沒指望這個董興能把廣州平定了,因為據說當時那個黃蕭養手底下有至少數萬能征善戰的水賊。
但是誰也沒想到,董興只用了兩戰,就徹底平定了廣州聲勢浩大的“黃蕭養起義”,而且在首戰就在廣州城外擊殺了賊首黃蕭養。
這份捷報,朱棣當時是見過的。
後來董興在第二次戰鬥的捷報中,將戰況描述得十分詳細。
“賊首蕭養中流失死,函首詣京師,梟於市,其餘偽總兵五府都元帥慶國公曾貢等百餘人俱伏誅。”
當時朱棣看到這,還是覺得董興這個人很不錯。
畢竟當時他是主將,擊殺賊首黃蕭養這是大功一件,他完全可以吞沒這份軍功,但是董興沒有。
在捷報中,也只是老老實實地去寫,賊首蕭養中流失死。
後來的描述,幾乎也證實了,董興這個人之所以能在這個時代嶄露頭角,也是有兩把刷子的。
朱棣作為親身領兵的馬上皇帝,看得出來這份捷報描述戰況的真實性。
“蕭養族黨從廣州城外退卻,屯聚三山及大良堡等處拒守。臣以為不能給賊眾修養生息之機,便於四月十五,率本部官軍進攻三山。”
“賊軍聚船六百餘艘接戰,臣將部下分兵五哨,旁兩哨為左右翼,進抄其後,自領中三哨直衝賊船,生擒八人,殺溺死者甚眾,焚船百餘艘,呂公車七輛。”
“十六日,追賊至五斗口及北水堡。十八日,追賊抵潘村衝鶴金斗。前後遇敵拒戰,生擒二十餘人,又斬首三百餘級,焚船三百餘艘。”
“鶴金斗是逆賊黃蕭養的故鄉,臣以為,必是賊巢所在,務必清剿乾淨,以給餘賊宵小之以震懾,於是盡殺降賊,將賊首蕭養殘存之黨族押縛京師。”
就是這第二份捷報,在朝廷中掀起了軒然大波。
很多言官、御史開始扣字眼,說董興是在山東就沒幹好事兒,以屠殺鄧茂七所部降賊獻功起家,是個十足的劊子手。
更有言官,拿著廣州當地百姓所謂的聯名疏,彈劾董興在黃蕭養的家鄉鶴金斗實行“三光政策”,殘酷鎮壓,焚燒房屋,挖掘墳墓,使鶴金斗遭到一場浩劫。
這些奏疏,都被朱棣壓下來了,但實在是太多了,就這麼壓著不是辦法,得派人去調查調查。
於是,原名叫做徐珵,現在改名為徐有貞的僉都御史站出來了,作為前往廣州、山東調查此事的主持者。
所謂時勢造英雄,每個人,都有屬於他本身的一次機遇。
董興這個人,作為時代浪尖上崛起的一個小人物,是真正的白手起家。
他不像陳懋和雲貴總兵郭鉉,都有祖上的戰功蔭福,朱棣在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時,董興已經二十八歲了。
而當時的他,原本只是一板磚砸倒一大片的山東濟寧當地中層軍官,這樣的人,卻在水賊鄧茂七作亂時,率領本部接連告捷。
朱棣不相信董興會是這樣一個人,之所以派徐有貞出去,也只是為了堵住那幫言官御史的嘴。
相比於文官們的嘴皮子,朱棣更相信東廠密查的結果。
畢竟,朝廷之事不能全都是言官們的一言堂。
如果底層有人崛起,上頭就拼命的打壓、極盡抹黑,那就算民間、軍中有良才,不也是難以展露頭角?
朱棣當時率領的靖難勳貴,大部分都是董興一樣的人,所以對這類憑藉自己能力崛起的小人物,還是很有好感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