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六章 十王府大火,朱棣重生土木堡,崛起的石頭,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河水患,沿岸十餘萬災民流離失所,屋田盡沒,牽動人心,京城百姓都是議論紛紛,人心不安。
然而訊息傳到朝廷的第二天,各部有司便井然有序地開始下發一道道公文,接連有最新訊息從順天府衙門張榜告示。
景泰新朝對第一次重大災情的應對速度,令人稱讚,尤其是景泰皇帝朱祁玉本人,居然自掏腰包賑災。
聽見的百姓,無不是為之感懷,要知道,這樣的皇帝,咱可十五年都沒看見過了,足足十五年啊!
宣德以後,正統一朝堡宗繼位,足足十五年的黑暗光景,最後還來了一個土木堡之變這樣的大雷,咱們老百姓活得容易嗎!
如今,總算撥開雲霧見青天了!
戶部、工部也同時下發公文,徵調在京及山東六府之閒散伕役,前往河南治理水患,並且大力收購石木等原料運往河南,用於幫助災民重建房屋及修繕河堤。
正常處理情況是,徵調別地伕役前往河南,或是直接在河南本地加徵。
伕役一多,地方官府吃不消這些供養費用,要麼是讓他們打白役,要麼就是在地方上加稅加賦。
賑來賑去,最後是拆了東牆補西牆,苦的還是老百姓。
但這次的告示有所不同,一來是隻從京師和山東征發伕役,二來是沿途的吃住都由官府負責,工錢也按舊例發放。
這對老百姓而言,實在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整個賑災所用耗費全部由朝廷承擔,所有的壓力都在朝廷上,但是經歷土木堡之變以後,朝廷現在窮的叮噹響。
怎麼辦呢?
那就只有從別的地方找回來,商輅的建議就是最好的辦法,在河南一地復行折畝法,薅地主和本地豪族的羊毛,填補朝廷的虧空。
至於為什麼這麼大的事兒,卻透過得如此輕鬆加愉快,因為人家六部大臣,和在京的大老們,那都是有好處的啊!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yeguoyuedu 安裝最新版。】
這次說白了就是你河南一地的事兒,與我京城什麼關係?
稍微罵兩句意思意思就得了,誰還真攔著呀!
折畝法復行的訊息一傳到河南,河南就如同于謙猜的那樣,直接亂翻天了,錢財越多的,田地越多的,現在就越慌。
都是連夜派人往京城趕,為的就是疏通門路,帶著的禮品一個賽一個的豐厚,求爺爺告奶奶,就差當場給你跪下了。
還有那些名上掛著許多田畝的舉人、秀才們,一聽說自己名下的田畝要重新核算,也全都慌了。
提出這事的是初出茅廬的內閣閣臣商輅,背鍋俠已經有了,這種好事兒,在京官員們樂還來不及,怎麼會阻攔?
朱棣在永樂年就沒少幹這種噁心別人的事,現在手上捏著兵權,心裡巴不得他們有幾個想不開造反的,自己好親征河南,大殺四方。
到時候,該抄家的抄家,該滅族的滅族,現在正缺錢花呢!
折畝法雖然是風波漸起,但總的還在朱棣的控制範圍內,就憑那些地主豪強的能耐,只能被動挨打。
要是想妄圖動搖朝廷,那就是蚍蜉撼樹!
在江南查桉的徐有貞,這次也被順勢被調往河南,主持此次治理水患之事,一起去的還有北鎮撫司千戶盧忠,專事監察。
朱棣也是借用監察徐有貞的名義,成功把那些大臣湖弄過去,派盧忠這個心腹到河南,一來是查一查河南本地的田畝問題。
第二,是讓他看情況沒事拉商輅一把,朱棣看這小子,有點像年輕時候的于謙,就是還欠歷練。
要是教得好了,能給大明朝再教出一個于謙!
最高興的還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