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劍乘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章 天書的秘密,鬥羅之青雲傳說,御劍乘空,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記載了這樣一段辛秘……
一萬年前,為了追尋長生不死的秘密,五位志同道合的天縱奇才匯聚到了一起。他們雖然來自神州各地,有著不同的信仰,但共同的願望使得他們走到了一起,互相之間還結為了異性兄弟姐妹。
在五人的不懈努力下,終於參悟了天地造化之道,並結合他們各自的感悟,寫下來五卷天書,這就是道法的由來。而這五卷天書,就是後世一切道法的源頭。
為了將天書發揚光大,五人組建了聖教,被世人尊稱為‘五聖’。
而五聖中最年長的那位被其他四聖推舉為聖教第一任教主,尊稱為‘天煞明王’,而五聖唯一的女前輩,也就是天煞明王的道侶,也被尊稱為‘幽冥聖母’。兩人雖然名義上與其他三聖齊名,但實際地位卻高於其他三聖。
隨著聖教傳承枝葉蔓延,已然分出了無數分枝別脈,使得神州的修煉之法道林林總總,俱不相同,彼此之間也逐漸有了門派之分,正邪之別。由之而起的門戶之見,勾心鬥角乃至爭伐殺戮,在所多有。就連那位雄才大略的天煞明王也逐漸為權力和野心所侵蝕,劍走偏鋒,創造了諸般陰毒殺戮奇術,與其他三聖的隔膜日漸增大。
聖教的也是在那個時候變得行事極端、不擇手段,逐漸成為了人們眼中的魔教。
其他三聖苦勸天煞明王無果,反而遭到天煞明王的猜忌,於是紛紛負氣出走,離開了聖教,還帶走了他們各自創造的天書。
天煞明王為此勃然大怒,廢除了其他三聖在聖教的地位。所以,如今魔教都只信奉天煞明王和幽冥聖母,不再信奉其他三聖。
魔教的古聖文典籍中並沒有記載三聖離開聖教後的去向。
但我卻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本門的‘太極玄清道’乃是兩千年前青雲子祖師從無名古捲上領悟而出,而天音寺的‘大梵般若’亦是一千年前天音寺祖師在北方須彌山的無字玉璧中領悟而出,但他們並不知曉那些神奇妙文乃是《天書》一脈相承,只有我從頭到尾修習,才明白本門的無名古卷和天音寺的無字玉璧其實都是聖教當年失傳的《天書》。
所以,我推測,當年三聖離開聖教後,就在神州各地留下了自己的傳承,等待有緣人繼承。本門的幻月洞府和天音寺的無字玉璧,就是當年三聖留下的遺物。
雖然當今修煉之法道林林總總,俱不相同,但萬變不離其宗,它們的源頭其實都是當年五聖所寫下的天書!”
元問天已經驚到說不出話了,他的三觀在今天內已經不知道被重新整理過多少次了。
張小凡看著元問天的樣子笑而不語,當初他發現事情的真相時,也跟元問天的樣子差不多。
“好了,故事講完了,現在我就傳授你‘太極玄清道’玉清境第一層和‘大梵般若’第一層的法訣,等你記熟這兩門法訣後,我再傳授你天書第一卷的經文。”
元問天趕緊回過神來,認真記下張小凡念出的心法口訣。
今天的事真的給他帶來太多的震撼了,看來父親說得對,要是他一直困在映日村這一窪之地就永遠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太極玄清道”是青雲門諸般奇術妙法的根本,乃是兩千年前青雲子從無名古捲上領悟而出,經青雲門歷代前輩祖師精研,時至今日,已是奪天地造化、玄妙無匹的無上道法。
而“大梵般若”則是佛門天音寺的至高法道,千年天音寺祖師在北方須彌山後發現一面純潔無暇的無字玉璧,從中有所領悟,並依此創立的佛門修習經典。
太極玄清道講究共天地一息,身同自然,以身御自然造化,化為大威力。以自身感悟天地之道,張開全身七竅毛孔,引天地靈氣入體沿經脈執行,以此鍛鍊穩固身體元氣和內絡經脈,從而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