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麒麟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四章 開拔,逐北鹿,我家麒麟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元修義此舉背後含義令張寧不禁生出幾分膽寒。
結合軍議時諸將作態,大軍組成以及對歷史的瞭解,他大致已能推斷出此刻元魏朝堂的政治實力劃分。
以太后之名督國政,身側聚有眾多親族的元詡生母胡氏實力最強,外戚們把持朝政使得諸多州郡不得不俯首聽令,意圖晉升者如羽林虎賁中的一眾將校也得紛紛向其靠攏,李崇就是外戚中的佼佼者。
稍次之的是以洛陽中軍統帥們為代表的元魏宗室。
這群人非常特殊。
縱觀元魏的歷代政權交替,其中不乏親族密謀奪權,重臣殺帝扶持他人的例子,這就導致了曾經的帝王至親族人淪為皇族旁支的情況屢次出現,久而久之時至今日這部分群體有著一定實力,在魏國境內根深蒂固,卻往往被排斥在最為核心的執政圈外。
這一情況放在歷朝歷代其實都是非常罕見的,因為似拓跋氏這般的遊牧民族在崛起中不會只是本族的不斷擴張與吞併,本質是與其他部落的結盟,聯合。
柔然除王族鬱久閭氏外還有六大氏族,拓跋氏的魏國也是如此。
可以說最初的魏國是由拓跋氏為首的鮮卑部落大聯盟所建立,當時為了便於統治就將國家分為了八部,其中六部是鮮卑人,另兩部是匈奴以其他民族。
八部選取昔日實力最強的部落首領作為八部大人,不僅有民事權還能與拓跋氏皇帝一同坐王庭決辭訟,以語言約束部下,刻契記事,行使國家的行政權力,這也是後世西魏八柱國的源頭。
八部與魏帝共制的制度前前後後長達百年,隨著勢力擴張魏國逐漸掌控北方,又引入郡縣制管理漢民,這樣胡漢分治的策略堪為魏國前期政治制度的二重奏。
後來八部制度雖被取代,可八大氏族卻流傳了下來,成為魏國境內舉足輕重的力量。
元魏舉國漢化後,八大氏族為對抗來勢洶洶的漢人力量彼此加大合作與通婚,又與皇族失勢的群體聯合,時至今日其已是與大部分元魏宗室緊密合作,掌控著部分洛陽中軍以及黃河以北的大片區域。
因為那些擔任洛陽中軍統帥的元魏宗室,身後也站在八大氏族,實力僅是稍次於外戚,在許多情況下都能與其分庭抗禮,宗子軍統帥元毅就是其中代表。
最弱的倒是魏帝元詡這一脈,因為年幼的關係朝政幾乎皆受胡氏掌控,身側除了元修義這樣的親族外幾乎無所倚靠。
張寧原以為其會將目光投於不被矚目的各族各部領民酋長,畢竟歷史上就是他在五年後不甘心仍未傀儡,招來了在六鎮叛亂中做大的爾朱氏,惹得朝堂徹底傾覆。
如今看來,元修義一舉一動竟是都在向宗室及八部勢力示好,這是何意?
難不成是得到了什麼風聲?
哪個穿越者透出了訊息?
張寧皺著眉頭,日後歷史的走向將愈發難以窺測,而元修義親近宗室勢力的舉動又是否會影響此次北伐的結果呢?
念及於此他不免憂心忡忡。
見此元修義只道是他還在擔憂自家前程,適時寬慰道:“庭梧勿慮。
某已是對陛下提及此謀乃是庭梧你所出,陛下大為欣喜!
待到此戰功成,論功行賞之時某自會為庭梧所計!”
聽得此言,張寧擠出笑臉連道多謝大人厚愛。
漢族門閥皆紮根於地方,所考慮的是如何出仕以求保得名門望族之實,至於是何人當政哪家稱王,倒不在其在意內。
畢竟北方大亂已久,昔日五胡入華,諸國並起,永嘉之亂下晉庭遠遁江南,自那時其留於北方的漢族門閥就多已不再思索什麼忠君報國了。
如今漢族門閥多聽命於太后胡氏,洛陽張家也在其中。
眼下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