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血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一章 夜襲馬良山,狙擊英雄,兵不血刃,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夜襲馬良山

美國軍事歷史學家拉塞爾.韋格利先生在其著作《美國陸軍史》中對記點輪換制度的弊端作過一段很有意思的評述:

……由於輪換人馬走馬燈似地往來穿梭。在朝鮮作戰的8個陸軍師及其附屬部隊從未形成可觀的內聚力。新兵和基層軍官們不惜花費很多時間屈指計算輪換期。他們缺乏整體感,學習不了班、排、連所必須掌握的協同動作。他們尤其不具備團結精神或集體榮譽感,很難補償因不明白為什麼打仗所產生的倦怠。敵人並未把美軍劃入頑強進攻、堅忍不拔的軍隊之列。如果美軍的對手是一支現代化程度高、火力與後勤補給能力勢均力敵的軍隊,那麼實行這項導致低內聚力的輪換制度將使美軍在戰爭中失利。

這就是說,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既不能承受重大傷亡,又要把仗打下去,還要打得又體面又不丟人,其實說白了輪換制也是美軍特殊政治形態的產物。

任何不義之戰,都有這種兩難,面對這種情況,你叫李奇微怎麼和美國政府去交差?

非不願為,亦不能為!

因為他們面前的軍隊不是普通的軍隊,在兩軍交鋒的大義之上,中國軍隊畢竟是正義之師,他們是在免費幫助朝鮮人民對抗外國勢力的橫加干涉他國內政。

當然,更讓美軍比較頭疼的是,中國軍隊的武器雖然低劣,但是戰鬥力卻不弱,甚至志願軍官兵計程車氣比武裝到牙齒的‘聯合國軍隊’要高昂得多。

要想不付出代價,卻又戰勝中朝軍隊。這怎麼可能?世界上當然不會有這樣的好事。

曾幾何時,在象麥克阿瑟包括李奇微範佛里特等一大批美國軍隊將領們看來,要麼打一場不惜一切代價的全面戰爭,甚至不惜將戰火燒到中國去,甚至不惜請出原子彈,甚至不惜讓大批美國青年們付出生命的代價,他們才有希望讓對面的中國軍隊最後在朝鮮半島上折戟沉沙。

而一旦進入相持不下的小打小鬧,還要他們在小打小鬧中奪得主動,他們就茫然不知所措了。

說實話,按當時的實際情況,中國軍隊的指揮能力比美軍是要強的,對付過日本鬼子,打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國內戰場,從經歷過的戰爭和戰鬥型別來說,他們跟中國軍隊的指揮員們真是沒法比。

優越的國力,精良的裝備,堅實的物質後盾、相對單一的戰爭閱歷,使麥克阿瑟、李奇微和範佛里特們都只對大打出手的堂堂之陣有興趣,好象只有這樣才能爭得主動,才能維持士氣,才能贏得勝利。而對於以零敲碎打積小勝換取大勝的戰爭形式,卻完全缺乏相應的思想準備和信心。

中國軍隊的指揮員雖然大都沒進過什麼大學校門,但卻是在各種不同型別的戰鬥中一刀一槍殺出來的。對於從這種戰鬥形式向那種戰鬥形式的轉換來說,不象範佛里特們有那麼多的障礙。

幾乎每一箇中國軍隊指揮員都有過小打小鬧的游擊戰和大規模的運動戰的戰爭閱歷,“積小勝為大勝”的作戰形式早在打鬼子那會兒就被他們操練得滾瓜爛熟。

“在什麼情況打什麼樣的仗,有什麼武器打什麼武器的仗”,“因時因地制宜,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是中國軍隊作戰指導活的靈魂,所以戰爭形式無論怎麼變化,他們都有充分的思想準備,都能保持旺盛的戰鬥意志和主動進取精神。

至於中國軍隊計程車兵們,大都是剛從土地改革中得到了翻身解放獲得了實際利益的農民,他們曾經飽受日本鬼子的蹂躪,如今穿上軍裝,領上一支槍,再去打退另一國的鬼子,保衛他們分來的田分來的地分來的勝利果實,保衛他們剛剛獲得的當家作主站起來了的感覺,那是一件順理成章天經地義的事兒。

這些士兵也數著點算著賬打仗過日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中國製造

兵不血刃

崩壞之極惡救贖

夢之救贖

無賴皇上之就要拐你來愛朕

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