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糊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五章 新人(一),民國投機者,有時糊塗,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大的問題,別看北洋軍眾多,不過他們之間是有矛盾的,無法一致行動,我們可以各個擊破;可我們在政治上卻沒有準備好,北伐很可能因為政治上的分歧而失敗。”

“哦!那你說說。”蔣介石想起鮑羅廷說到的政治經濟策略,莊繼華有這種眼光已經不讓他意外了,不過既然看到了,他也想聽聽莊繼華的見解。

“政治上我以為主要是國共關係、工農運動,還有就是幹部問題。”蔣介石鼓吹北伐,莊繼華也就認真思考了北伐的問題:“北伐的基礎是國共合作,可是西山會議派的分裂活動影響了兩黨合作,而且[***]內對兩黨合作的方式也在反思,證據就是陳獨秀先生在《新青年》上發表的文章,以及他們與孫科、葉楚愴在上海蘇聯領事館的談判;所以我認為在適當時候與[***]談判,改目前的黨內合作為黨外合作。”

黨內改黨外這是莊繼華的一貫主張,蔣介石很清楚,不過目前來看,[***]方面沒有明確表示出要修改兩黨合作的方式的意向。

“黨外合作依然是國共合作,這並不違反三大政策;好處是兩黨主張涇渭分明,不允許跨黨,這樣兩黨公開競爭,誰勝誰負,誰掌權誰在野,由國民決定。”

“其次,工農運動,我們現在沒有明確的工農運動指導方針,工農運動的底線在那裡,在蘇俄,工農運動發展到最後,工廠收歸國有,農村平分土地。最後就是幹部,無論我們還是[***]都缺少幹部,政策制定後,需要幹部去執行,沒有足夠的幹部,農民運動很可能脫離政策法規的底線。”

蔣介石聽出來了,莊繼華與鮑羅廷關注的焦點不一樣,鮑羅廷首先想的是如何發動群眾,莊繼華想的是如何控制群眾。也許這就是國民黨員與[***]員的差別。

“所以應該立刻著手製定法律,首先是憲法,然後制定勞工保護法,以及農民保護法,這兩部法律將成為農工運動的依據,同時也告訴全國民眾,國民政斧與北洋政斧的不同。”

沉思之後,蔣介石點頭稱許:“你找曾擴情還有賀衷寒他們商量一下,看看應該怎麼辦,至於這個,”蔣介石翻翻莊繼華遞給他的十八羅漢檔案:“具體的我不管,你們商量著辦吧。”

(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