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海十三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0章 總結,經驗,教訓,慶功,刺明,拉丁海十三郎,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有什麼敵人能夠比韃子更加的強大?以後無論遇到什麼樣的敵人,應該都不會有心理上的壓力了。現在的護衛隊,可謂是氣勢如虹,勢不可擋。
當然,張準自己很清楚,十幾個沒有馬匹的零星的韃子,和成建制的有組織的韃子騎兵,是完全兩回事。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這個說法儘管被大家鄙視,事實上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韃子騎兵一旦達到一定的數量,就能夠充分發揮機動作戰的本領,分進合擊,相互配合,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的確很難對付。但是,大家的熱情,是萬萬不能打擊的。
對於教訓,大家總結出來的也比較多。
第一個,沒有適合的盔甲。
如果有合適的頭盔,那三個戰士,就不會被韃子射中腦部而死。最起碼,還能拉回來搶救。事實證明,溼漉漉的棉衣,對於箭鏃還是有一定的防禦能力的。同樣是被韃子的箭鏃射中,有棉衣阻擋的三個戰士,都幸運的活下來了。箭頭插入他們的身體,還不到兩寸,經過郎中的診治,一個月以後,他們就有可能重返戰場。
因此,有人建議,用狗皮帽子作為頭盔,在打仗的時候同樣浸溼了,戴在頭上。郝林勇等人做過實驗,發現浸溼以後的棉帽,要是厚度足夠的話,的確能夠抵禦部分箭鏃的傷害。當然,效果沒有棉衣好。畢竟,腦門是人體最重要的部位,一旦受到撞擊,是非常容易損傷的。其實,就算是有頭盔,也未必能夠完全阻擋韃子箭鏃的傷害。
這個問題,暫時先放著。
第二個,沒有足夠多的火器。
因為護衛隊的起步比較晚,想要訓練弓箭手,那肯定是來不及了,只能從火器入手了。其實大明朝現在有很多火器,從射程只有十幾米的虎蹲炮,到射程幾千米的紅衣大炮,全部都有。只是他們是造反的人,不可能得到這些武器。一切,都得自力更生,豐衣足食。這自力更生的第一步,就是從鋼鐵開始煉起。
張準之所以要李奉來等人嚴格控制鍊鐵的質量,也是因為有這個考慮。火器不像鋼刀長矛,哪怕是損壞了,也不會傷及到自己。火槍火炮一旦炸膛,那將是災難性的後果。戚繼光剛開始殺倭寇的時候,一場戰鬥死傷了上百人,有過半是死傷於自己火器的炸膛,一怒之下,戚繼光以後都不用火槍了。
“戰爭的最關鍵因素還是人!”
“武器只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只要人的因素被充分的激發起來,武器就算差一點,同樣可以取得戰鬥的勝利!相反的,要是人的因素沒有被激發起來,就算武器再好,也只能是做運輸大隊長!韃子的武器是從哪裡來的?韃子的鋼鐵物資是從哪裡來的?還不是從大明朝搶來的!韃子每次入關,都要搶走大量的人口物資!這才是他們越打越強的關鍵!”
在火器的問題上,張準果斷的教育大家,防止一味依賴先進武器打仗的情緒蔓延。現在護衛隊想要全部裝備火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段時間裡,大家還必須用長矛、三稜刺進行戰鬥。
第三個問題,就是戰功的分配問題。
當初,張準定下來的規矩,是殺死一個敵人,獎勵一畝軍田。在前兩天的戰鬥中,護衛隊總共消滅了上百名敵人,還包括十三個韃子。按照張準的意思,殺死每個韃子獎勵十畝軍田。結果,在分配戰功的時候,出現了扯皮現象,大家都說某個敵人是被自己殺死的,功勞應該屬於自己。五個韃子是火槍隊殺死的,當時有十三個火槍手,誰殺死的韃子,無法判斷,只能是共同論功。同時,火槍隊是在別人的掩護下進攻的,難道,別人就一點功勞都沒有麼?
戰功的分配,涉及到公平、公正、公開,涉及到部隊內部的良性競爭,張準當然不敢掉以輕心,於是親自主持,重新將戰功調出來,分析當時的情況。結果,用了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