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海十三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章 虎賁銃的威力!,刺明,拉丁海十三郎,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0093)
【今天的第四更送到,求收藏,求推薦~~~~】
以浮山所匠作坊目前的工藝,什麼時候能夠製造出滿足設計需要的槍管,還是個未知數。同時,由於槍管是卷制的問題,在射程和精確度上,肯定不如機械製造出來的槍管。同時,炸膛的機率依然比較高。不過,這沒有關係。歷史上的米尼式步槍,最大射程達到918米,在550米之內基本能夠準確的命中目標。即使是各項指標完全減半,最大射程只有500米,在300米範圍內準確射擊,也是劃時代的武器了。
解釋清楚膛線的製作原理,還有米尼彈的特點以後,剩下的工藝,就沒有什麼複雜性了。燧發槍是明朝自身就有的,工藝難度並不複雜,關鍵是舍不捨得成本而已。燧石算不上是稀缺物資,只要用心找,還是能夠找到的。鉛礦石也是一樣。實在不行,就用軟木或石墨代替。
刺刀的問題就更加容易解決了。現有的三稜刺,經過改造以後,就可以套在槍管上使用。卡座的加工有一點點的難度,卻也不是很大。槍托和護手,更是一點難度都沒有。嶗山最不缺的是什麼?木材!質地極好的榆木、楸木、柞木、杉木、胡桃木,要多少有多少。
“如此說來,這個米尼式步槍還真是可行的。”
周石文和羅大山兩人親手用紙張仔細的探討了膛線的製造以後,又做出了米尼彈的模型,最終兩人確信,張準的建議理論上是可行的。至於工藝上的事情,就是他們兩個的業務範圍了。
其他的工匠,也對米尼式步槍進行了充分的質疑,從各個細節進行質疑,然後共同探討問題的解決辦法。大家想到了很多細節上的問題,也全部解決了這些細節上的問題。不過,這依然是理論上的。到底能不能製造出來,還要親自試驗過才可以。
“現在就開工吧!”
張準說到做到。
時間一分都不能耽誤。
在明末這個紛繁複雜的環境下,米尼式步槍自然是越早裝備越好。
張准將國產的米尼式步槍命名為“虎賁銃”。
借我三千虎賁,復我浩蕩中華!
張準最後確定的虎賁銃規格:槍管長度是36寸(約1200毫米),槍管口徑0.36寸(約12毫米),米尼彈的重量是6錢(約20克)。配套用的刺刀全長380毫米,由三稜刺改裝。虎賁銃不配刺刀全長1520毫米,配刺刀全長1900毫米。虎賁銃的長度資料,基本上和英國著名的滑膛槍“褐貝絲”相似。
為了統籌虎賁銃生產的各項要素,張準成立了裝備司,由周石文和羅大山兩人擔任管事。張準一次就給了周石文和羅大山一千五百兩白銀,作為虎賁銃的啟動資金。如果這個資金不夠,還可以繼續問張準要。根據三人的測算,在技術相對成熟的前提下,每支虎賁銃的成本,應該是二十兩銀子左右,大約相當於一支純鋼長矛的價格。同樣的價格,威力卻要比長矛厲害多了,可見技術發明的重要性。
確定生產虎賁銃以後,李奉來等人生產出來的第一批優質鋼,很快被送到了匠作坊。周石文和羅大山等人,立刻忙碌起來,製造第一批的槍管。其他的工匠,也都集中過來,首先攻克膛線這個攔路虎。即使大家經過了反覆論證,對於膛線,有信心的人還是沒有幾個。
果然,即使明白了膛線的製作原理,又有張準在旁邊親自指點,在製造膛線的時候,工匠們還是感受到了非常強大的阻力。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是實際上,只要有一點點的誤差,膛線就無法接上了。而無法接上的膛線,根本無法產生作用。李奉來送來的幾十斤鋼片,基本上都被毀掉了。幸好,隨著技術的不斷熟練,誤差越來越小,希望越來越大。否則,大家的信心,還真是要受到嚴重的打擊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