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117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九章 紀念碑,重生之激情燃燒歲月,肖申克117,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時元旦剛過,1979年到來了。這一年的元旦,同一天有三件大事,一是中央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二是停止對金門的炮擊;三是中美正式建交。
剛完成一個艱鉅專案的李思明,決定給自己放個假。
陳誠和徐大帥兩位會長大人又找上門來。
“兩位會長,是不是又要捐款,我其它的沒有,工資還是有一點的。”李思明開玩笑道,他已經貢獻了起碼五次,獎狀也不發一個,安慰一下自己。
“阿明,你這話說的,好像我們見錢眼開似的!”陳誠和徐大帥真的有點不好意思,他們確實從李思明身上“壓榨”不少錢。
“不會是你們良心發現,想請我吃飯,補償一下我受傷的心吧?我也不麻煩你們,請我吃一頓烤鴨就行!”李思明笑道。兩人一起找自己,一定是有求於自己。
“阿明你不會這麼狠吧!我們找你是有正事的!”陳誠說道。
“怎麼了?當了教授,就不認我這個‘兵團戰友’了?”徐大帥笑道。
“說的這麼嚴重,有啥事,您們說,我洗耳恭聽!”
“那你跟著我們,以壯聲勢!”徐大帥拉著李思明直奔校外。
“幹什麼,這麼急!”李思明看到校外聚攏著上百號學生,都是知青聯誼會的。
“到地方你就知道了!”陳誠道。
他們的目的地是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那裡早就擠滿了人。在人群中,有一批面板黝黑衣著單薄的青年男女,一面皺巴巴的大旗在刺骨的寒風下迎風飛舞,一行醒目的大字寫著:“雲南農墾知青首批赴京請願團”。他們正是孫昌在昆明郊外所遇到的那批知青。
李思明明白了,這些人是知青,他們正為他們的返城之路而風塵僕僕地趕到首都。這種事情,陳誠和徐大帥兩位曾經的紅衛兵積極分子,是不會放過的,所以他們把李思明也拉了過來。
這些來自亞熱帶邊疆的男女知青,出發的時候,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在這寒冷的北國,凍得瑟瑟發抖。李思明連忙脫下自己的外套,套在一位知青的身上,那位知青是這群人的總指揮。陳誠等人也紛紛脫下自己的衣服。
“同志,謝謝你!”那人也不推脫。
“沒什麼,幾個月前我們也是知青,我們支援你們!”李思明一指身旁的眾人道。陳誠和徐大帥早已將自己的旗幟亮了出來,上面寫著:北大知青聯誼會支援雲南知青的請願行動!
這讓這些從數千裡的南疆遠道而來的知青們,熱淚盈眶。請願團的知青受到鼓舞,打起精神,將自己的苦難的一一向圍觀的人群道來。一連兩天,越來越多的北京市民和知青家長以及從全國各地回京過年的知青,紛紛趕到廣場來聲援去南知青,食品、飲料和禦寒衣物堆成了小山。
生命的泉流已經枯竭,
青春的花朵已經凋謝;
向蒼天伸著朽壞的臂膀,
向太陽索取最後的溫暖。
暴風捲走了僅有的黃葉,
寒流帶來了滿天冰雪。
像蟲蛀進它乾瘦的肌肉,
安然地開始冬眠。
它彎著佈滿皺紋的體軀,
向著漫長的歲月,
用顫抖的聲音,
訴說自己的苦難。
……
巍峨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依然高大挺拔,這座象徵中華民族不屈精神的紀念碑,見證1840年以來中國的歷史。李思明忽然想起了寧衛東,那個寂寞地躺在北方白樺林中的一位知青,此刻是否能夠看到這裡。那個酷愛讀書,無比倔強並又內心脆弱的青年。如果還活著,他是否會後悔莫及?李思明曾在寧衛東的墓碑前許諾,要為他建個紀念碑,比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