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十二、,皇家娛樂指南,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二、

此去歙州,接連數日都是晴朗的好天氣,信州侯府車隊每日早行夜宿,一天趕一百多里路程,於四月十七日午後來到青弋水北岸,過了青弋水便是歙州地界。

青弋水古稱“清水”或“涇水”,是皖地大河,水面寬闊,水勢湯湯,這一段河面沒有橋樑,有一個水路驛站提供舟楫渡河,水驛有艘五丈大船、四艘小船,這時全部動用了,但信州侯府車隊人馬多,舟楫往返也要好幾趟。

周宣、林氏姐妹這些人都下了車,立在河岸上看著水驛船工忙著安放踏板,讓車馬上船,馬匹戴上眼罩由車伕牽著上船,以免馬匹受驚。

水驛大船一次運了六輛雙轅馬車過河,在對岸卸下又返回再運剩下的四輛馬車。

周宣道:“真是不錯,一路吃住都免費,擺渡過河也不要錢,普通民眾沒有這樣的待遇吧?”

靜宜仙子道:“士、農、工、商四民只有士人擺渡不用付錢。”

一邊的範判官道:“侯爺,唐以前士人擺渡也是要付錢的,後來為何免了呢?這裡有個典故,元和年間有位名叫周匡物的福建舉子,赴長安走趕考,家貧無力置辦車馬,全靠兩條腿走路,風餐露宿,其苦可知,到錢塘江時因為沒有乘船的錢,船主不肯載他過江,問了好幾艘船都是這樣,周匡物就在館驛題詩道‘萬里茫茫天塹遙,秦皇底事不安橋?錢塘江口無錢過,又阻西陵兩信潮。’地方官見到這首詩後,狠狠訓斥了負責渡口的小吏,免費送周匡物過江,那首詩也被各地船伕廣泛傳誦,從那以後各渡口再不敢向士人舉子要錢了。”

周宣笑道:“會吟詩就是好處多,走遍天下都不怕。”

來福道:“姑爺吟詩還掙銀子呢,在宣州‘謝眺樓’就贏了三千兩詩魁銀。”

林涵蘊道:“周宣哥哥就是好賭,走到哪裡賭到哪裡,這幾日趕路太急了,不怎麼好玩。”

周宣一笑,對靜宜仙子道:“道蘊姐姐跟著我這麼急急趕路辛苦了,到歙州陪姐姐好好遊玩兩天,明天四月十八是歙州新茶會,姐姐一定喜歡。”

靜宜仙子微笑道:“女道是第一次乘車走這麼遠的路,一點也不覺得辛苦,嗯,歙州新茶會是唐國最大的茶會,宋國、遼國、南漢、吳越的茶商雲集,甚至奚國、吐蕃、大理都會有茶商遠道趕來,短短五日的茶會,茶葉買賣就達白銀數十萬兩之多,而且每年都會有幾種以前不出名的新茶冒出來,進入名茶行列,在歙州茶會上脫穎而出的名茶,立即茶價倍增,茶會上鬥茶非常熱鬧。”

林涵蘊喜道:“那姐姐可以大展身手了。”

靜宜仙子笑道:“我又不是茶商茶農,展什麼身手,看個熱鬧、買些新茶罷了。”

周宣道:“道蘊姐姐可以扮作茶商嘛,我在宣州不是扮鹽商嗎!”

靜宜仙子含笑不語。

差不多用了一個時辰,十輛馬車、五十名府兵及其坐騎都渡過了青弋水,車隊繼續向歙州進發,傍晚時到達距離歙州城三十里的績溪縣。

周宣不願被地方官吏打擾,依舊和林氏姐妹等人進縣城住客棧,祁將軍和五十名府兵留在館驛。

一進績溪縣城,空氣似乎都飄浮著茶香。

靜宜仙子道:“宣弟說夏風如茗,真是妙言。”

林涵蘊格格笑道:“那茗風可以改名叫夏風了。”

俏婢茗風趕緊道:“不要,夏風太俗了。”

茗風、澗月這兩個侍婢受靜宜仙子薰陶,也是泠泠然有林下風致,言談舉止都有雅韻。

眾人找了一家名叫“新明客棧”的旅店住下,與上次住“悅來客棧”相比,多了夏侯流蘇和魚兒主婢二人。

夏侯流蘇這幾日夾著狐狸尾巴做人,想接近周宣,周宣身邊人又太多,投宿時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