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十四、長相思,皇家娛樂指南,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四弟不要輕敵,跟隨南漢太子來的定是鶻門上師,身手不在三哥之下的。”
周宣道:“就是能殺也殺不得,這不是江湖,這是國與國,清樂公主嫁給南漢太子本來是為了兩國交好聯姻,若是南漢太子死在唐國,那豈不是馬上要打仗了?這樣一來,吳越、兩宋就會一起來湊熱鬧,妄圖瓜分唐國,那我們還到哪去悠哉優哉地踢球、下棋、鬥蟋蟀?”
四痴道:“不在唐國殺,那就等到了南漢再殺。”
周宣笑道:“老四聰明,就這麼幹。”
三痴道:“主人,南漢之行非同小可,阿寧不便與主人同行,怕被南漢太子手下認出,不如我和阿寧由陸路先去興王府,在那裡等著接應主人如何?海上就由四弟陪著主人。”
周宣點頭道:“行。”
四痴道:“三哥何不去杭州請梅妻鶴子的林逋先生相助,一道去南漢?”
藺寧眼睛一亮:“若得林逋先生相助,那就好多了。”當日在西湖孤山上,林逋舉手投足間連斃鶻門五人,實在讓藺寧震撼。
三痴皺眉道:“林師早已立誓足跡不出西湖的。”
周宣心中一動,微笑道:“或許我有辦法讓林先生出西湖——”
在三痴、四痴愕然的目光中,周宣提筆寫下一闕詞:
“《長相思》——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
據南宋胡元任的《苕溪漁隱叢話》記載,林逋年輕時痴戀一女子,但不知何故,二人不得不分開,林逋填寫這闕《長相思》相贈,此後林逋一直未再婚娶,這闕詞也是林逋去世後友人在其詩集中發現的,也就是說林逋生前此詞不傳於世,現在周宣把這詞送給林逋,可以想象得出林逋會有多麼吃驚!
“老三,你把這闕《長相思》給林先生看,說,要知究竟,請來興王府找我周宣。”其實周宣也不知道林逋痴戀的女子是誰,反正先糊弄他出來再說。
四痴看了看說:“主人,林逋先生五十餘歲了,又不是女的,你寫這情詩給他管用嗎?”
周宣哈哈大笑:“老四,這詞不是我寫的,是林逋先生年輕時的舊作。”
四痴奇道:“林師的舊作你怎麼會知道?”
周宣道:“那是因為你不愛讀書嘛。”
又閒聊了一會,周宣留下一題珍瓏局——“七擒孟獲”,讓三痴、四痴苦苦思索去,他回“芙蓉園”,一路上聽得絲竹管絃,悠悠嗚嗚、嘈嘈切切,是那些會樂器的丫頭們在苦練哪。
次日一早,例行健美操、蹴鞠之後,周宣帶著那冊書入宮見小周後,說了印書之事,問書名可否叫《花萼樓誌異》?再求小周後為此書寫一篇序。
小周後微笑道:“叫無妨《花萼樓誌異》無妨,寫序嘛也可以,但不能署名。”
周宣道:“謹遵姑母懿旨,不過後世尋章摘句的考據家會考據出來的,啊,原來序言是一代賢后周——所作,不僅序言,而且裡面的所有篇章都出自周後之手筆,七叉公子只是動動嘴皮子而已。”
小周後“格格”嬌笑,聲若銀鈴,比少女的嗓音還嬌美。
清樂公主翩躚而來,眼波盈盈瞟著周宣,問:“母后何事如此開懷?宣表兄說故事了嗎?”
小周後道:“你宣表兄要把平日講的那些故事收整合書,不出半月就能印出來,書名叫《花萼樓誌異》。”
清樂公主喜道:“那太好了,到時宣表兄送我一冊。”
周宣道:“有定價,四百文一冊,愚兄靠賣文為生。”
清樂公主笑得花枝亂顫、波濤洶湧,笑個不停。
小周後矜持起來,淺笑道:“宣侄有東方朔之滑稽,機智詼諧,讓人忘憂,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