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十九、又要扮女婿,皇家娛樂指南,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裸畫風波結束後,周宣去餵養“小將張苞”,這是搖錢樹呀,大功臣,不過再想贏三千兩銀子可就難了,吳胖子那樣的傻瓜不可能常有的,而且也多虧了義兄林黑山,不然吳胖子鐵定要賴帳,古代社會也不是這麼好混的,沒個強有力的幫手可不行。
湯小三和胡統兩個蹲在周宣身邊,聽周宣給他們講蟋蟀的習性,如何捕捉、餵養,一邊聽一邊點頭,他們本來就喜歡玩蟋蟀,自然領會得快。
早餐時,秦夫人對周宣說:“賢婿呀,你紉針妹妹是東門外三十里幕阜村人,可憐父母早亡,兄長也去世了,她想回村裡看看,到父母兄長的墳頭祭拜一番,你岳丈有公務在身,所以還得請賢婿陪她去一趟。”
周宣自然是一口應承,想起義兄林黑山說今天要來找他喝酒,就請岳母大人吩咐下人們留心一下,如果他義兄來找他就代他告罪,就說一回來就去找義兄。
既然一去一回有六十多里的路,那就要抓緊動身了,周宣讓來福去租馬車,這年頭,沒輛車還真不方便,現在經濟條件允許,得考慮自己買輛車了。
來福挺能辦事的,一刻鐘就叫來了一輛單轅馬車,又按周宣的吩咐租來一匹馬,周宣要學著騎馬,這種用來出租的馬脾氣都是很好的,但你要它跑得很快那也休想,用來學騎最合適。
湯小三和胡統都是幕阜村附近少陽村的人,湯小三好幾天沒回家了,周宣讓湯小三陪他去幕阜村順便回家看看,胡統留在這裡照看“小將張苞”。
湯小三問胡統要不要把昨天周公子給的二十銀子交給他帶回去?胡統不肯,說要親手交給他爹。
周宣哈哈一笑,胡統的感受他懂,那是種成就感、自豪感,等於是衣錦還鄉呀,當然要自己帶著銀子回去。
周宣騎著老馬,湯小三幫他牽韁繩,蘇紉針坐在馬車裡,來福坐在車伕身邊,一行人出了江州城東門。
周宣頭腦靈活,身體敏捷,胯下的馬又比較老實,騎了一程就初步掌握了騎馬的技巧了,讓湯小三也坐到車轅上,加快前進速度。
秋初天氣,第二季禾苗剛種下不久,田野裡綠油油一片,上午太陽還不太烈,清風徐來,讓人以為是春天。
出東門時周宣看到城門邊有小販賣新鮮的棗子和梨子,就兩樣都買了五、六斤,在護城河裡洗淨了,讓大家吃,特意挑了幾個薄皮水靈的好梨和一把棗子遞給車廂裡的蘇紉針。
出城二十里,進入幕阜山地帶,路就沒那麼好走了,崎嶇不平,馬車顛簸得厲害,車廂“咣咣”響。
蘇紉針撩開車簾對周宣說:“周妹夫,這車晃得我頭暈,我想下來步行。”
紉針之前都是稱呼周宣“周公子”,這會叫起妹夫來了,也許是因為有外人在的緣故吧。
周宣跳下馬,讓車伕停下,右臂伸著好讓紉針扶著下車,這都是很自然的動作,源於他現代人意識,並沒想什麼男女授受不親。
紉針稍一遲疑,就輕輕在周宣手臂上扶了一下,跳下車來,南唐女子尚未流行裹小腳,所以並不會那麼弱不禁風。
周宣說:“紉針妹妹,你來騎馬,這馬很穩,不會顛動得厲害。”
紉針說:“你騎你騎,我走走就可以。”
湯小三、來福就一起下來陪周宣和紉針步行,車伕駕著空車緩緩而行。
大約走了兩裡多路,紉針雖然不是小腳,但這三年來在宮裡也養得有點嬌氣了,這山路又不好走,跟不上週宣他們的步子了。
一陣山風吹來,路兩邊的樹木“唰唰”的響,天上有黃灰色的雲在聚集,似乎要變天了。
周宣說:“紉針妹妹,上馬,不會騎沒關係,我拉著韁繩,這樣能走快點,你看這天可能要下雨。”
周宣把馬牽到一塊大石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