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十、一江春水向東流,皇家娛樂指南,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蠻荒,居民如野獸般茹毛飲血,你卻又怎會詩詞歌賦?”

周宣道:“當年移居海外的信州人都是衣冠士族,文采風流,到了澳國那蠻荒之地,教當地土著種桑植麻,蓄養牛羊,教以詩書、傳以禮儀,草民一族也一直是絃歌不斷,不忘中土雅藝,而且數百年來從中土去澳國的文士在所多有,所以草民也熟知中土之藝。”

李煜點點頭,問:“卿方才所誦可是《虞美人》詞?為何只有半闕?”

李煜語氣已經不一樣了,用了很客氣的“卿”的稱呼。

周宣道:“下半闕還沒來得及吟出來呢。”

“快吟。”李煜催促道,作為一個詞曲大家,李煜深知剛才那上半闕詞之妙,很想知道下半闕如何曲折迴旋,如何更上一層樓?

周宣吟道:“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陛下,草民就是以此詞來寄託對故國的哀思,失禮之處,伏望陛下原諒。”

李煜呆呆坐在描金大椅上,口裡喃喃吟誦《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越想越覺得此詞妙不可言,深深撥動了李煜內心的那根琴絃,高山流水,知音難逢,這詞道出了他心底一種莫名的傷感情緒——

李坤已經坐起在胡床上,見皇帝在那痴痴吟誦,周宣躺在那衝他翻白眼,滿是嘲諷之色,李坤真是憤怒,氣得腦筋抽痛,大聲道:“叔父,侄兒還是死了的好!”

李煜沉浸地詞境中,驀然驚醒,問:“好什麼,什麼好?坤兒是說此詞嗎,好,果然好!”

李坤被噎得難受,尋死覓活可一不可再,再叫“死了的好”只有被李堅恥笑,說:“叔父,侄兒心口痛啊。”

李煜回過神來了,抓周宣來是為了給侄兒出氣,怎麼欣賞起周宣的詞來了,不過此詞的確讓他頓起惺惺相惜之意,對周宣的第一印象已改觀,再也沒有先前的怒氣了,說:“坤兒不用心焦,朕定會還你一個公道。”對周宣說:“周宣,你可知罪?”

周宣說:“草民不知犯了何罪?”

李煜毫不動怒地問:“你為何奪景王之寵姬?快快送還,朕或可赦你無罪。”

周宣道:“皇帝陛下是說草民的家y羊小顰嗎,她現就在府門等候陛下召見。”

李煜“哦”了一聲,說:“讓她進來,朕倒要看看是個什麼女子,讓景王和周卿都這麼神魂顛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德

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