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三章 姚記書鋪,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原在後園看白騾時,母親呂氏走過來問他今日陪張萼相親之事,張原對母親沒有隱瞞,一五一十都說了,母親的心總是很敏感,新奇地打量著兒子,見兒子眼裡神采不同往日,便笑呵呵問:“我兒喜歡那商氏女郎?”

在母親面前,張原永遠是孩子,被母親這麼問起,難免有些赧然,眼睛望著足尖,輕輕應了一聲:“是。”

張母呂氏既歡喜又憂慮,兒子開竅了,懂得好色慕少艾了,這表明兒子真的長大成人了,做母親的哪個不欣喜,可是東張不是西張,與世代冠纓的會稽商氏門第頗為懸殊,商澹然是太僕寺少卿商周祚的幼妹,甚有美名,那商周祚進士出身,在福建做了幾年縣令,清廉有政聲,遷南京任職,近年又做了京官,會稽商氏與山陰西張是世交,商周祚的祖父與張萼的曾祖父張元汴是同榜進士,壽享遐齡,但商周祚的父親卻是中年病逝,其母悲傷過度也在兩年後魂歸道山,商澹然自五歲起便由兄嫂撫養,商周祚憐惜幼妹早孤,格外疼愛——

張母呂氏試探著問:“我兒既喜歡商氏女郎,為娘就託媒妁去會稽商家探探音訊可好?”雖然希望不大,但試試又何妨,做母親的總認為自己的兒子優秀俊拔,會有意外之喜的。

張原道:“兒子現在只是一介儒童,等有了生員功名再說吧。”

張母呂氏道:“我兒就算都順利,那也要後年才補生員,那時你已十七歲了,商氏女郎今年芳齡幾何?”

張原道:“好象是十六歲。”

“長我兒一歲。”張母呂氏眉頭微皺,隨即又舒展開,說道:“長一歲也不見得八字就一定不合,為娘想說的是,後年我兒十七歲,那商小姐可就十八歲了,若是之前就被他人定親娶了去,我兒豈不是要後悔莫及。”

經母親這麼一提醒,張原才意識到在晚明十八歲的大家閨秀還未訂親的那是很少有的,倘若真如母親所說,等他中了秀才乘白馬、插金花游泮時,商澹然已嫁作了他人婦,那真要後悔死,今日觴濤園一見,相互的好感應該是有的,但據此就認為商澹然已對他一見傾心、就會苦苦等他,那顯然太意淫——

“那依母親之見,兒子又該當如何?”張原向母親求教。

張母呂氏憐愛地揉了揉兒子額頭,卻問:“我兒與姚秀才打賭,真能贏嗎?”

張原道:“母親放心,兒子一定能贏。”

“那好。”張母呂氏道:“待你贏了那姚秀才,在本地有了一些才名,那時為娘託人去會稽商家說媒也有底氣一些,我兒以為如何?”

張原曾對母親還有侯縣令都說過,要等補了生員後再議親,但那是因為沒遇到好女子,現在遇到了,難道還死抱著曾經說過的話不放,這豈不是迂腐,議親又不是立即就結婚,立即結婚那是得考慮考慮十五歲的小身板吃不吃得消,訂親當然要先下手為強,成親可以緩幾年,這是終身大事,當下道:“兒子但憑母親作主。”

說話間,大石頭來報,範先生、吳先生來了——

於是,張原的日課又開始了,《文章正宗》還有最後兩卷,聽完後就要開始制訂制藝八股了。

申時末,《文章正宗》最後兩卷讀完,張原道:“兩位先生辛苦了,且先喝口茶,等下還要請範先生或者吳先生領我去書鋪買一些時文選集,明日開始讀時文。”

範珍、吳庭都知道張原與姚秀才的賭約,他們是最清楚張原學問進展的,張原用了不到二十天時間就聽完了百餘卷的《八大家文鈔》和《文章正宗》,當年他二人讀完兩套書那可是費了大半年時間,當然,他們沒有張原這麼勤奮,張原現在每日聽書在四個時辰以上,而且張原聽過一遍之後,書中內容的十之**就能記憶,這豈是他們讀大半年所能及的——

但是,制藝八股畢竟不能等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