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六章 敢出豪言驚上座,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山陰縣學署建在縣城西北的臥龍山下,東側是學宮,西側是儒學,學宮就是文廟,內有大成殿,是祭祀孔子之處,進門處有一半月形的泮池,新進學的生員進入學宮祭拜孔子就要從泮池小橋上透過,所以入學也稱入泮,隆慶以後,新補的生員游泮,方巾襴衫,意氣風發,插金花,乘白馬,前有彩旗,後張黃蓋,這樣的風光那可是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
張原在學宮欞星門外朝裡面張望了一下,那學署門子便喚道:“是這邊,往這邊來。”
在學宮欞星門的西側就是儒學門,張原跟著那門子從儒學門進到一個大院,再從儀門進去,又是一個四合大院,正北是儒學正堂,也稱明倫堂,是教諭給縣學諸生講學之所,東面為致道齋,西面為育英齋,那門子趨至致道齋門外,稟道:“教諭老爺,張原傳至。”回頭示意張原進去。
張原一撩袍裾,步入致道齋,抬頭卻見劉宗周和一個形容乾癟好似老山參一般的老儒並肩坐在那裡,心念一動:“今天是二十九,是單日,劉宗周應該在大善寺授徒講課啊,怎麼來學署了,還把我叫來意欲何為?”
乾癟老儒想必就是孫教諭了,張原作揖道:“學生張原見過教諭大人,見過啟東先生。”
劉宗周點點頭,那孫教諭咳嗽一聲,開口道:“張原,你可是打算明年參加縣試和府試?”
張原隱隱感到不妙,答道:“學生是有這個打算,所以近來勤學苦讀,不敢懈怠。”
孫教諭問:“你可曾入過社學?”
張原回答:“未曾入社學,學生全靠自學。”
果斷不出張原所料,這孫教諭說道:“既未入社學,八股文也不會作,明年考不得,你年齡尚幼,莫要拔苗助長,還是過三年再考吧,那時底蘊也深沉些,可望縣、府、道三試連捷,你意下如何?”
張原怒氣暗生,心道:“好你個劉宗周,你是不達目的不罷休啊,你自以為是為我好是吧,好心也會做壞事的懂不懂,若只看後果,腐儒和姦臣也差不了許多——”
說劉宗周是腐儒顯然是偏激了,但這時張原實在有些氣急,朗聲道:“教諭大人又沒考過學生,怎麼就認定學生底蘊不足,不會做八股時藝?”
孫教諭被張原這麼一問,自然而然就側頭看了劉宗周一眼,劉宗周道:“張原,你不會八股制藝這話是我說的。”
張原道:“昨日不會不等於今日不會,今日不會不等於明日不會。”
孫教諭聽得笑了起來,對劉宗周道:“啟東先生,你這學生傲氣十足啊。”看來劉宗周是鐵了心要收張原為弟子了,所以孫教諭才會對劉宗周說“你這學生”——
劉宗周也笑了笑,說道:“如此說來,你已學會八股章法了?”
張原道:“回啟東先生的話,學生本想再讀兩個月經義和古文,再來學作八股,但既然啟東先生、孫教諭都說學生不會八股,那學生明日就開始自學制藝,以三個月為期,到時若作不出中規中矩的八股文,學生甘願放棄明年的兩試。”
很多人學了一輩子也作不好八股文,這個張原敢狂言三個月作出中規中矩的八股,孫教諭不悅道:“張原,你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你以為八股文是那麼好作的嗎!”
劉宗周卻是眉頭一皺,心裡有點後悔不該這麼逼這個少年,物極必反,少年人又傲氣,這下子倒好,張原一心要學制藝了,雖說三個月時間掌握八股文技法並非不可能,但絕對是拔苗助長,對眼前這個早慧的少年肯定危害極大,因為一旦框框形成,張原思想和才華就會被束縛住,思路就總在那些框框中打轉,也許科舉能夠成名,但做學問就肯定是廢了,這是讓劉宗周痛心的——
若張原真的只是一個十五歲少年,那麼劉宗周的擔憂不會錯,這般突擊學習八股肯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