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七章 馴騾,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後十餘日,張原聽完了二十卷本《皇明時文定》,《神童制藝》也聽過了,《會稽王季重闈墨三十六題》上下二卷放在最後,在八月的最後一天全部聽畢,還好是聽書,相對要存神一些,不然短短半個月要讀完這近百萬字的枯燥說理文章肯定要頭暈腦脹,八股文比古文要難記憶一些,因為體例單調,都是代聖賢立言,一個個道貌岸然,很難找到方便記憶的亮點,所以張原只能記得其中的一小半文章,當然,王思任的三十六篇精彩時文是爛熟於心的,聽過一遍,還自己讀了一遍——

這些天依舊是每日上午聽書,下午思考揣摩八股奧義,傍晚時到後園看穆真真練武,再就是與武陵幾個一起到投醪河畔放牧白騾雪精,這白騾似乎待在東張更適意,放開它韁繩它也不過橋回西張去,閒著這麼個雪白坐騎不騎一騎實在過意不去,張原試著騎那白騾,白騾暴躁,摔了張原一跤,還好沒跌傷,第二天傍晚穆真真把她爹爹穆敬巖叫來了,穆敬巖扣著韁繩,讓張原儘管大膽地騎上去,張原小心翼翼剛跨上鞍座,白騾就開始撒潑想把張原顛下來,穆敬巖單臂抱住白騾脖頸,用勁一勒,白騾四蹄亂刨掙扎,大鼻孔劇喘,就是動彈不得,黃鬚力士果然名不虛傳——

這樣接連試了幾次,白騾縱然桀驁不馴,也被製得服服帖帖,看到穆敬巖的黃鬍子就老老實實,穆敬巖當然不可能每天都來侍候張原騎騾,小奚奴武陵就找了個花臉面具戴上,下頜粘上黃絲線,竟然也管用,把張原、穆真真幾個笑得肚子疼,多騎了幾次,白騾雪精也就認了,不管有沒有黃鬍子、黃絲線,它都很溫馴,當然,這溫馴只限於張原,所以當涼秋八月最後這一天的黃昏,張岱和張萼兩個出了北院門,走到三拱橋上看到張原騎著那白騾在河岸悠閒漫步時,都是大為驚詫——

張萼怒道:“好孽畜,當日不肯讓我騎它,介子騎著卻這麼溫馴,氣死我也!”也不管大兄張岱就在身邊,叫著“拿鞭子來,拿鞭子來”,要抽這白騾。

張原騎著白騾“得得得”上了石拱橋,翻身跳下,牽過白騾,笑對張岱道:“宗子大兄回來了,騾子還你,當日這騾子跑到我家後園,我就代養了幾天。”

張岱笑了笑,說道:“還好是你幫我代養了這幾日,不然這白騾就讓燕客給抽死了。”

張萼道:“也不抽死,就打得這畜生服帖為止——咦,介子,你沒用鞭子抽,它怎麼就服你?”

張原見大兄張岱雖然臉帶笑意,卻難掩失意和落寞,就知道大兄這次是落第而歸了,張原這幾日苦讀八股,沒留心杭州鄉試的訊息,但若是張岱秋闈得中,報喜的人應該會比張岱先到山陰,定會傳得沸沸揚揚,但現在張岱回來了,西張別無動靜,顯然張岱落第了,這對自幼有神童美名的張岱是一個沉痛打擊,也是生平第一次遭受重大挫折,必須散散他的心——

張原笑道:“三兄有所不知,我與這騾子打了個賭,我說我能背出它主人張宗子當年道試的那篇‘文不在茲乎’的八股文,背得出它就服我,背不出它就踢我——”

張萼大笑起來:“這麼說你是背出來了?”

張原道:“那是當然,不然它怎肯服我——要不三兄你騎它試試。”

張萼笑得直不起腰,連連搖手道:“不試了,不試了,我哪裡背得出大兄的八股文。”

張岱也是放聲大笑,對張原說:“介子弟若真能背出那篇制藝,我把雪精送你。”

張萼便催著張原快背快背,不然白騾怎麼會服貼,張原便背誦道:“文不在茲乎?文值其衰,聖人亦自疑也——”

張岱笑道:“對了,就是這麼破題的,再背誦後面的。”

張原琅琅地將當年張岱道試的這篇兩百七十二字的四書義一字不差背誦出來,張岱讚道:“介子弟真能強記啊,這白騾歸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