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六章 紈絝風采,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啊,宗子兄、燕客兄,一向少會,這位是——”
幾個生員與張岱、張萼寒暄,見張原面生,便出言相詢。
張岱笑道:“說出他的名字來可謂如雷貫耳,幾位仁兄都是去年縣學歲考前二等的,不會沒聽說過吧。”
那幾個山陰生員面面相覷,忽然齊聲道:“他便是張原張介子?”
張原微笑作揖道:“張原見過諸位仁兄。”
那七位山陰生員神色便有些古怪,拱手還禮道:
“介子兄,失敬失敬。”
“介子兄,久仰久仰。”
“……”
張萼哈哈大笑:“介子,你與那姚訟棍的賭約現在已傳得沸沸揚揚,你這可算是一賭成名了。”
一個身形短小、臉色臘白的生員冷笑道:“就不知道成的是什麼名,美名還是——”
張萼大喝一聲:“楊尚源,我認得你,你是姚訟棍的親戚!”
張岱、張原皆笑。
臉色臘白的楊尚源這下子也有了一些血色,怒道:“親戚又如何,到時只論八股,我倒要見識一下三個月能學出什麼八股來。”
張原懶得爭辯,現在和這些人爭執沒有意義,十月底方見分曉。
張萼卻是忍耐不得,這楊尚源分明就是姚訟棍一夥的,不打擊不爽,說道:“我介子弟已拜在會稽王季重先生門下,楊尚源,你倒是去王季重先生那裡試試,看季重先生會不會瞧你一眼,嘿嘿,依我看來,你這秀才功名想必也是倩人替代或者剿襲擬題得來的。”
倩人替代就是僱傭槍手代考,在縣試、府試中屢見不鮮,雖然簡單有效,但容易被人告發,那是遣戌充軍的大罪;而剿襲擬題則稍微複雜一些,就是延請制藝名士在家,預先猜題,擬出十餘題各撰一篇,計篇酬價,讓那考生記誦背熟,腦子笨背不熟的就要想方設法將這些預先擬作的八股文帶進考場,若論夾帶的工夫那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什麼招數都有,剿襲似題極具操作性,估計大明朝的秀才十個當中至少有一個是靠這種辦法考取的,因為考題必須出自《四書》、《五經》,而且《五經》也只選一經作為本經,這樣命題的範圍就太有限了,往往出現重複命題,幾十年前甚至幾年前的考題又拿來考,所以說截搭題也是為了應對剿襲擬題的無奈之舉,但即便有截搭題,被猜中考題的也很不少——
可是當面說人家秀才功名是請槍手或者抄襲來的,這比打人打臉、罵人揭短更狠三分,也只有張萼敢這麼肆無忌憚,山陰第一紈絝豈是浪得虛名的。
楊尚源的臘白臉霎時漲成豬肝色,他是四年前中的增廣生員,倩人替代倒是真沒有,但剿襲擬題可以有,這種事很普遍的,只不過大多數人運氣不佳沒猜中題而已,他楊尚源在道試中的兩道八股題中恰就猜中了一道截搭題,那道題正是表舅姚復幫代擬的,楊尚源當時是喜得抓耳撓腮,這是祖宗有靈、鬼神護佑啊,當即洋洋灑灑寫下,就中了,可畢竟不是光彩的事,向來諱莫如深,不料今日讓張萼在這麼多人面前說了出來,張萼當然不可能知道他當日擬題得中的事,只不過隨口亂說,歪打正著,擊中了楊尚源的要害——
“張燕客,你辱人太甚,我絕不與你干休!”
煥然生色的楊尚源憤怒地大叫起來,可因為貪杯好色淘虛了身子,中氣不足,這陡然大叫,聲音尖厲,象是太監。
張萼從不怕惹事,點著頭道:“惱羞成怒了吧,被我戳中痛處了吧,那你狀告我啊,趕緊讓你親戚姚訟棍寫狀紙去啊。”
楊尚源氣得渾身發抖,若是別人,他果斷要告,要告得對方家破人亡為止,這樣的羞辱與被挖祖墳也差不了多少,不共戴天啊,可對方是張汝霖的孫子,張汝霖雖是致仕在家的鄉紳,但山陰張氏的影響力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