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三章 八股第一篇,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茅屋五間,張原跟著祁彪佳進到左起第二間,這茅屋雖然簡陋,但打掃得乾乾淨淨,臨山的兩扇長窗採光甚好,屋內也寬敞,擺放著六張杉木書桌,這木桌只刷一遍桐油,桌腿還有樹皮未刨淨,靠左窗的那張書桌已有一個青年士子在伏案書寫,祁彪佳朝那士子施了一禮,叫聲:“黃兄早。”
那黃姓士子擱下筆,起身還禮,又向張原拱了拱手,問祁虎子:“這位是——”
張原作揖道:“在下張原張介子,是來向啟東先生求學的。”
黃姓士子道:“在下江州府彭澤縣黃霆黃默雷。”自報姓名後便無二話,指了指壁間貼上的一張福建竹紙,就坐下執毛筆邊想邊寫。
張原見這個九江來的黃默雷戴方巾穿襴衫,顯然也是生員,劉宗周在這裡收的學生除了神童祁彪佳之外都有生員以上的功名,張原心道:“希望我能成為第二個例外。”
祁彪佳走過去看壁間那張紙,念道:“暴虎馮河,富貴可求。”看了張原一眼,到左邊一張杉木書桌邊坐下,他的僕人將書籃放在書桌上,就先回去了。
張原也過去看那八個墨字,行楷端莊老媚,極有功力,應該就是劉宗周所書,張原心想:“這“暴虎馮河,富貴可求”就是今天的作文題嗎?”
看那祁虎子,取個小瓷瓶,倒了幾大滴水在硯臺上,開始不緊不慢地磨墨,這年僅十一歲的神童眉頭微蹙,顯然是開始緊張思索了。
張原也就不多問,不懂可以多看,他要先看看祁彪佳怎麼寫這四書義作文,暴虎馮河與富貴可求都出自《論語·述而第七》,是兩段毫不相干的話——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這是暴虎馮河的出處,而富貴可求的原文是——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所謂截搭題,就是把經書語句截斷牽搭湊成一個作文題,這是以限制思維的方式來辨察考生才智之高下,用條條框框來訓練考生循規蹈矩的行政素養,所以說八股文雖然說弊端不少,但絕對是高智商者的專利,寫好八股文比寫好律詩還難,戴著鐐銬舞蹈而能應節合拍並姿勢優美,這豈不是本事?只是童生試甚至鄉試很多考官都只看第一場七篇八股文,有的甚至只看第一篇首藝就決定錄取與否,這就有了很大偶然性,有那事先恰好練過這題八股的,就僥倖中式了,但絕大多數中式者都是智力高超之輩,八股文是高智商遊戲,這些聰明才智之士往往將大半生精力用於琢磨怎麼寫好八股文,別的一概不聞不問,再怎麼聰明也會被訓練得循規蹈矩腦筋僵化,也許這正是朱元璋創八股取士的初衷,他就是要讓天下讀書人把聰明才智用在這上面,磨去他們的稜角,如此,朱氏王朝統治就固若金湯了。
張原唐宋名家的古文讀過不少,《古文觀止》也曾熟讀,八股文卻沒讀過,只知八股文是要代聖賢立言,就是模仿聖賢的語氣來闡述對經義的理解和發揮,把自己代入孔夫子,從孔夫子的思維角度去考慮事情,這也需要一定的想象力,而八股文的基本格式是破題、承題、起講、正文,正文必須用兩兩相對的四組有邏輯關係的句子——
書室裡陸續又來了三個士子,年齡最大的那個都快四十歲了,比老師劉宗周還大,劉宗周萬曆二十九年二十四歲中進士,今年應該是三十五歲,這三個士子看了壁上那截塔題,各自忙忙碌碌開始作文,也沒人搭理張原。
書室總共六張桌子,五張有人了,剩下那張桌子一直沒看到人來,張原心道:“沒人最好,歸我了,我先看看祁虎子是怎麼寫這篇截搭題四書義的?”見祁彪佳執著毛筆腦袋微搖,已經在紙上寫了好幾行,便走到他身邊去看,還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