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六章 飽暖思美人,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提學轉而問張原道:“張原,我看你那篇‘雖曰未學’,老健清通,持論精謹,非多年苦讀深思難以到此,你才十五歲,能作出這樣的八股實在讓老夫驚歎,平日都讀的哪些書?”

張原便將讀過的書一一報上,王提學道:“這些書絕大多數有志科舉計程車人都會讀,你獨領悟至深,如此早慧,實在罕有,還望沉潛謙虛,多加磨礪方好。”這時婉轉地批評張原與姚復鬥八股之事。

張原躬身道:“多謝大宗師誇獎,學生一定兢兢業業,努力上進。”

王提學點點頭,對張岱、張原道:“你們兄弟若至杭州,可來學道官署見我。”

張岱、張原一齊躬身道:“是。”

張岱心道:“大宗師真想見的應該是介子弟,大宗師想做介子的座師。”

明代科舉入仕的官員總是糾纏在各種師友關係網中,有蒙師、業師、座師、房師,每個老師又有各自的老師,盤根錯節,複雜無比,這些關係網又依託大的利益集團,從朝堂到地方,互相掣肘、明爭暗鬥——

花廳宴罷,又要品茶,王提學頗好茶道,與張汝霖共論南北茶道大家,王提學推崇南京桃葉渡的閔汶水,說此人茶藝實為一絕,這幾個官紳天南海北、無所不談,漸漸涉及皇帝和東宮太子以及朝堂的一些秘事,張原凝神傾聽,雖然他現在無力影響朝政,但多瞭解一些時事也是好的——

張汝霖扭頭一看,兩個小輩坐在一邊聽得起勁呢,便道:“張岱、張原,你二人先回吧。”

張原只好和大兄張岱一起告辭,兩個人出了廨舍,張岱有幾個奴僕小廝在戒石亭邊等著,張原的書僮武陵也在,便一起回去。

張母呂氏見兒子回來,歡喜道:“我兒坐這裡,好好和為娘說說今日學署的事,小武他說不清楚。”

武陵有點不服氣:“太太,小武只在大門外站著,又不能進去,反正大致的事就是這樣,少爺贏了,姚訟棍輸了,與他親戚楊秀才一起被關進了縣牢。”

張母呂氏笑道:“現在一起仔細聽,看學署裡是怎麼一回事?”

伊亭、兔亭這兩個丫頭也都過來聽故事,張原便將明倫堂上鬥八股、諸生全部鄙棄姚復、姚復百般耍賴、大宗師懲治姚復甥舅一一說了,張母呂氏笑道:“我兒運氣實在是好,那大宗師遲不來早不來,偏偏這時來,姚復最終還是賴不過去。”

張原心道:“不是大宗師來得巧,而是兒子佈置得巧,退一步說,即便大宗師晚到幾天也無妨,姚復總是逃不過這一關的。”說道:“是啊,大宗師一到,雷厲風行,姚復就倒黴了。”

想著商周德明日請他去會稽賞菊的事,這個必須告知母親,張原便讓武陵、伊亭、兔亭三人先退下,然後道:“兒子有一事要稟明母親——”

張母呂氏笑問:“什麼事,這麼鄭重其事?”

張原便將光相橋畔遇商周德之事告訴了母親,張母呂氏有些吃驚道:“邀你賞菊,這是什麼意思?”

張原笑了一聲,說道:“母親還不明白嗎?”

張母呂氏瞪大眼睛,又驚又喜道:“這麼說商氏是對你示好,商氏女郎有意嫁與我兒了?”

張原只是笑,不說話了。

張母呂氏道:“這敢情好,我原先還擔心商氏官宦世家會瞧不上咱們東張門第呢,對了,為娘前些日託人打聽了一下那商氏女郎的情況,這女郎不裹足的,這不大好啊。”

張原道:“兒子就喜歡不裹足的,兒子說過,娶妻就要娶不裹足的女子。”

張母呂氏笑道:“你何時說過,我是沒聽你說過——為娘知道,我兒是一好百好,看上了人家商氏女郎,就連她不裹足也是好的了。”

張原道:“兒子常聽母親說腳痛,心中不忍,所以才會這麼想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