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三章 鬧市捉賊,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侯縣令立即想到這極有可能是張原安排的,心下頗感不悅,因為張原對他隱瞞了這些,可若能借此良機嚴懲姚復那也正是他所樂見的,姚復把持本地詞訟已讓他厭惡,常常慫恿挑唆他人來告狀,不勝其煩,若能拔除這個眼中釘也算是為本地除了一害——

侯縣令拱手道:“老大人容稟,狀告姚秀才的苦主近年並不多,下官任本地縣令也只兩年,雖知姚復頗有惡行,但因為其有生員功名在身,不能拿問,既然老大人按臨,那正好嚴查。”

王提學問:“那姚復還在儒學內嗎?”

侯縣令道:“姚複方才還與本縣儒童張原在明倫堂上賽制藝,不知這時離開了沒有?”急命差役去看姚覆在否,若已不在儒學中,速速將其找回來,大宗師傳見。

……

姚復一聽差役來報說大宗師來到,立感不妙,侯縣令不能摘他生員方巾,提學官卻能,所以他看到徐知府和侯縣令迎出去後,就想趕快溜走,若大宗師傳見,他就推說染了急病,來不了,這時絕不能讓大宗師撞上,大宗師不期而至極有可能與張原有關,是針對他來的——

姚復剛走到堂口,就聽身後張原說道:“姚秀才要去哪裡,大宗師既至,你怎好不見?”

張萼大叫道:“姚訟棍想逃跑,攔住他。”

聽到這一聲大叫,那姚復乾脆撒腿就跑,可這時他哪裡跑得脫,院中兩百多位各縣諸生,頓時將他團團圍住,百般譏諷,這時的姚復就好比籠中豺狼,任他呲牙咧嘴,也無人怕他,就是圍著不讓他走,姚復年近五十,力弱體衰,哪裡還能突圍,東拉西扯間,不慎方巾落地,慌忙揀起時,已不知被誰踩了幾腳,早已弄得骯髒了——

張汝霖與王思任立在堂口,看著這鬧市捉賊似的荒唐一幕,都是搖頭苦笑,有辱斯文啊,一個人要何等的可憎才會到這種人人喊打的地步

浙江提學使王編在知府徐時進和縣令侯之翰的陪同下,步入儀門,還沒來得及與張汝霖、王思任、劉宗周等人寒暄,首先看到的是一大群諸生圍堵姚復的可笑場景,王提學喝命諸生散開,那姚復頭上的方巾汙穢歪斜,面紅耳赤,嘶聲道:“大宗師救我——”

王提學問:“你便是姚復?為何如此狼狽,諸生為何欺你?”

任是姚復平日如何健訟能辯,這裡也張口結舌了,支吾道:“諸生受人挑唆,欺負學生,求大宗師作主。”

諸生見了提學官,不敢亂開口,張萼卻是不懼,大聲道:“稟大宗師,這個姚復聽說大宗師到來,自知罪惡深重,生怕大宗師責罰他,就想溜走,諸生這是不許他走。”

王提學見姚復這副模樣,印象已是極劣,心想:“看來那些苦主狀告他的事都不會假。”說道:“是非曲直,且到堂上公論。”回頭命人把柳秀才等人一併帶上明倫堂,這儒學大堂就暫時當作審案公堂了。

那姚復一見跛腿柳秀才這些人都來了,頓感大難臨頭,這時也顧不得什麼不妥了,叫道:“大宗師,家兄姚誠立曾與大宗師同為六部言官,學生久聞大宗師賢名,今日一見,三生有幸。”這是想攀交情、求開恩,本來這些話只能私底下來說,現在這大庭廣眾之下,姚復又正是不尷不尬待罪的時候,當眾說這些話不擺明是想讓提學官徇私包庇他嗎?

這倒不是姚復愚蠢,而是情急了,此時不攀交情,等到審案後罪證確鑿,那時想攀交情也晚了,所以明知不妥也要這麼喊出來,不喊就沒機會喊了。

這簡直是侮辱,王提學勃然大怒,喝道:“摘了他頭巾,先杖責二十再問話。”

提學官隨從都帶著杖罰生員的刑杖,也只有提學官才能杖責諸生,府學教授、縣學教諭雖說也可懲罰生員,但只能用竹板打手心,象社學蒙師教訓小孩子似的,流於兒戲——

姚復哀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