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七章 又見同船渡,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到張原來,她依舊心裡歡喜,只是因為張原已經訂親,稍感隔閡,這時見父親冷淡張原,便為張原抱不平——
王思任有點無奈,說道:“那要怎麼,我們的確是要出門,難道叫他在這裡等著,我們可是要午後才回來。”
王嬰姿道:“可以讓他和我們一起去避園,船上可以看他八股。”
王思任側頭望著女兒,女兒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神純澈,尖尖的下巴繫著帷帽帶子,這半年來身形也明顯抽條頎長了——
不知為什麼,王思任竟點頭道:“那也好。”便命僕人趕出去叫張原回來。
張原快步回來叉手問:“老師有何吩咐?”
王思任道:“張原,你上回不是說要去看避園嗎,現在已基本完工了,就一起去看看吧,坐船去,在船上我可看看你的制藝。”
張原先前見王老師對他冷淡,也是悶悶不樂,這時聽王思任這麼說,自是喜出望外,便命石雙先回去告知母親,說他要午後才回去。
一個僕人進來稟道:“老爺,船收拾好了,可以出發了。”
王思任便帶著王嬰姿、張原,還有幾個僮僕,武陵也在其內,一起十個人步行到一里外杏花寺後的東大池碼頭,上了一艘烏篷船,兩個艄工搖起櫓,烏篷船往經水門城外駛去。
紹興水道四通八達,紹興人出行,坐船多於乘轎和車馬,這裡的河道也沒什麼大風大浪,很是安穩,從杏花寺碼頭到大禹陵乘船大約要小半個時辰,在船上,王嬰姿與爹爹坐在一邊,張原坐在另一邊,保持恭恭敬敬的姿勢,從來沒有象現在這樣尊師重道——
王思任瞧得好笑,說道:“張原,你隨意點,這般畢恭畢敬我也不自在,把制藝拿來給我看。”
方才那疊文稿張原又收在懷裡了,這時取出雙手呈給王思任,王思任便一篇一篇看,看一篇評論一篇,王思任曾兩次充任鄉試考官,十天時間看過幾千篇八股文,經驗豐富,眼光毒辣,船到大禹陵下,二十二篇制藝他也已評點了十五篇,乾脆就在船上把剩下七篇全部評點完,最後總結道:“八股限人太嚴,尺幅較狹,聖賢有一定之論,註疏有不易之說,私智臆識,隨所移綴,致人真才難展,我看你這二十篇制藝,於八股章法已窺精奧,以後每日只作一篇,另外再作一篇古文,學史遷賈生、學韓柳歐蘇,不能再一味鑽在八股裡,不然縱然科場得意,也為學者方家所輕,而且學古文能開拓眼界,能跳出八股框框肆意揮灑,也能在框框裡遊刃自如。”
王思任是時文大家,世事洞明,學問通達,他能準確看出張原文中的傾向和苗頭,及時加以引導和糾正,這讓張原深感拜在王思任門下是多麼的幸運,而王思任呢,能有這麼一個一點就透的弟子也實在是非常愉快的事,說得興起,也忘了對張原的那麼一點不快,悉心教導,言辭親切,直到舍船登岸,看到女兒王嬰姿上岸時腳未站穩張原還伸手扶了一把,王思任才又懊喪起來:這麼個女婿怎麼就被別人搶去了,不然的話這同舟遊園何等賞心愜意,說說八股,談談詩賦,噫,早知如此,應該在那日山陰縣衙晚宴後就讓侯之翰去提親,看來什麼事都講一個捷足先登啊,悔之無及——
避園在會稽山西麓,層崖古木,溪流淙淙,可遠眺香爐峰,王思任請了廣陵治園名家倚山憑溪,建臺、建亭、建廊、建棧道,堂閣高出林皋,石林掩映迴廊,極有奇趣,現在還有一些建園時的雜物尚未清理,但已經能看出此園的不凡——
王思任笑問:“張原,我這避園比你叔祖的砎園如何?”
張原道:“恍入王摩詰輞川圖畫中,欲比較亦忘言。”
王思任搖頭笑道:“你太滑頭,騎兩頭馬說話。”
張原笑道:“學生不是滑頭,的確是在砎園覺得砎園妙,在老師的避園,又覺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