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七章 居然草堂面試,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董祖常惡狠狠瞪著張原,想了想,也跟上來了,一行人繞過淨慈寺,沿一條窄窄僅容一人的小徑向西邊居然草堂行去,居然草堂在居然亭下,居然亭在蓮花洞外,洞石玲瓏,巧逾雕刻,景緻絕好——
草堂五間,正中一間軒敞,南北兩面不立牆,這就是平日講學之所,可容二、三十人聽講,這時有十多個士子在等著。
黃汝亨進了左邊第一間草堂,坐下,張原、董祖常入內站立,穆真真、武陵和董氏的僕人都在草堂外候著,只沒看到宗翼善。
黃汝亨看著鎮定自若的張原和怒氣衝衝的董祖常,開口道:“你二人誰先說?”
董祖常道:“先生也都看到了,張原毆打我——”
黃汝亨眼望張原,等待張原解釋,卻見張原道:“先生,這位董公子也拜在先生門下嗎?”
黃汝亨“嗯”了一聲道:“我會一視同仁、秉公而斷的,你無須顧忌。”
卻聽張原道:“先生,學生有個請求,想拜讀一篇董生的作文,這與董生被毆有莫大幹系,請先生准許。”
黃寓庸很是奇怪,張原不解釋為什麼毆打董祖常,卻提出要看董祖常的制藝,還說與董祖常被毆有莫大幹系,實在讓人費解,便在案頭略一翻檢,找出一張董祖常前日交上來的作文,題目是“發而皆中節”,這是《中庸》裡的句子,董祖常此文作得甚好,黃汝亨雖不喜董祖常的人品,但對其制藝還是相當欣賞的——
張原接過那張墨卷一看,小楷清麗,心中冷笑:“這字就是翼善的字。”再看文章,起承轉合、賓主轉換的技法嫻熟,不是翼善的文風又會是誰的?
張原將墨卷恭恭敬敬呈還黃汝亨,說道:“先生看董生的作文,是否覺得人不如其文之感?”
黃汝亨不悅道:“張原,莫要東拉西扯,說說山門前的事。”
張原道:“先生,學生敢斷定,董生的作文都是由他人代筆的,這代筆者就是董生的家僕。”
黃汝亨瞿然道:“你是說宗翼善”
宗翼善是陪同董祖常來求學的,那董祖常三天來不了一天,但這個宗翼善卻是每課必到,因為是董氏僕人,黃汝亨也沒讓他做功課,只有一回問起“即心即禮”,在座諸生都辨析不明,黃汝亨見宗翼善眼神炯炯的樣子,便讓宗翼善回答,宗翼善答道:“由中而出者謂之禮;從外而入者謂之非禮。從天降者謂之禮,從人得者謂之非禮。由不學不思不慮不勉不識不知而至者謂之禮,由耳目聞見心思揣度前言往行彷彿比擬而至者謂之非禮……”
黃汝亨大為讚賞,心道董玄宰真好比東漢大儒鄭玄一般連家中婢僕都知詩,但此後數次提問,這宗翼善又搖頭說不知了——
董祖常臉色一變,叫道:“胡說八道,這文怎麼會是奴僕所作,真是天大笑話,笑話”說著連連冷笑,表示張原說的話很是荒謬。
張原道:“寓庸先生,學生提出這事只是要證明董生人品卑劣,也不用另出題,先生只讓董生把這篇‘發而皆中節’再背誦一遍就明白了,學生料定他背不出。”
黃汝亨還沒開口,董祖常就指著張原叫了起來:“我為何要背誦給你聽,憑什麼要背誦給你聽”
張原微笑不言,只看著黃汝亨。
黃汝亨已是信了七、八分,說道:“董生,這是你前日的作文,你便背誦個破題、承題吧。”
宗翼善寫好作文,董祖常從來都是看也不看的,哪裡背得出什麼破題、承題,惱羞成怒道:“寓庸先生為何幫著張原為難學生,誰又能都記得以前的作文”
張原應聲道:“我就記得,我自學制藝以來共寫了三百六十三篇八股文,哪一篇我都能背誦,當然,寓庸先生沒看過以前的作文,我也無法自證,但人在這裡,要自證清白是很簡單的事,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