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二章 審鏡,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坊,那些鏡匠要仿製,害得我不能窺探他人秘事,少了很多樂趣。”

兄弟二人來到狀元第附近那棟作為神鏡作坊的民宅,三個鏡匠和三兩學徒迎上來見禮,兩個鏡坊學徒兩管幾乎一模一樣的黃銅望遠鏡恭恭敬敬呈上,張萼“哈”的一聲,問:“那管望遠鏡是你們制的?”

其中一個鏡坊學徒將手中的望遠鏡捧高一些,說道:“三公子,這具千里鏡是坊裡新制的。”

張萼接過這管望遠鏡,輕輕一旋,抽出一截,又抽出一截,然後湊到右眼去看,這坊裡無法望遠,張萼走到門外去看,張原和幾個鏡匠一起跟出來。

張萼對著望遠鏡向長街這頭看看,又向那頭看看,不停調整焦距,好半晌,皺著眉頭把望遠鏡遞給張原:“介子,你看看這望遠鏡怎麼樣?”

張原接過望遠鏡覷眼一瞧,透過幾層鏡片望出去,霧濛濛的,這望遠鏡外觀是有模有樣了,但凹透鏡和凸透鏡的鏡片打磨沒有張萼買來的那管望遠鏡精細,對光線折射和成像配置尚不精當,無論如何調整焦距,看遠處總是不清晰——

張萼把那管他託人從澳門花了一百八十兩銀子買來的黃銅單管望遠鏡拿過來照視,不對比還不覺得差距如此之大,張萼一下子就怒了,斥責那些鏡匠:“一年時間費銀千餘兩,造這麼個拙劣玩藝糊弄我,你們自己不會對比一下嗎,看看那些泰西人造的望遠鏡,你們這樣的劣鏡,能比嗎”

三個鏡匠都甚惶恐,面面相覷,不敢出一聲。

張原道:“三兄莫急,泰西人制成這望遠鏡也是多年摸索才成的,我們作坊制的這管望遠鏡雖然成像尚不清晰,但原理對路了,只要再細加琢磨調整,一定能造出更清晰的望遠鏡。”當下又給三個鏡匠講了凹透鏡作為目鏡和凸透鏡作為物鏡相互之間配合的原理,如何掌握望遠的倍數,最重要的是要把鏡片打磨得精細——

“明年今日,你們如能製成與這泰西人望遠鏡不相上下的望遠鏡,我與三兄獎賞你們三人每人四十兩銀子,若能提前製成,每提前十日,每人加獎一兩銀子。”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啊,張原這麼一說,三個鏡匠都是大為鼓舞,每人獎賞四十兩銀子,那可不是小錢,而且若能提前一個月製成,還有三兩銀子加獎,真讓人幹勁倍增啊。

這一年來這三個鏡匠並非只仿製了這管望遠鏡,焚香鏡、昏眼鏡、近視鏡各製成了數十件,以無色水晶製成的這些鏡片很不錯,張原試了其中幾副近視鏡,與張萼送他的那副眼鏡相差無幾——

張原讓那些鏡匠各自忙碌去,與張萼道:“三兄,這些焚香鏡、昏眼鏡、近視鏡可以出售,鏡坊現在應該可以賺銀子了,至少不用我們再往裡投銀子,去年從海州買回來的那數千斤水晶石足夠用三年。”

張萼甚喜,一向他都是揮霍銀子,還沒有掙過銀子,問:“這該如何定價?”

張原道:“焚香鏡一兩銀子一副,昏眼鏡和近視鏡都是四兩銀子一副,明日我先到儒學宣揚一番,就說我張介子能學業長進,全仗這副眼鏡。”說著,將一副近視鏡架到鼻樑上。

張萼哈哈大笑,說道:“那些秀才、童生近視的極多,有些看書那書本都快貼到臉上了,路上相逢也認不得人,比瞽者也好不了多少,有這近視鏡那等於是重新給了他們一雙明眼,而且秀才當中出得起四兩銀子買這眼鏡的也大有人在——”

張原笑道:“就是要做賺那些富裕生員的銀子。”

張原讓鏡匠挑選了三副昏眼鏡和兩副近視眼鏡,叮囑以上好的雞翅木做好五個眼鏡盒,五日後他來取,這是準備送人的。

張萼道:“大父也是老眼昏花,這昏眼鏡送大父一副,也顯我的孝心。”便取了一副昏眼鏡,沒有眼鏡盒,張原把自己的近視眼鏡盒拿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