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六章 送師南浦,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去。”

張岱道:“據說焦太史為此很是不快,宗翼善整理澹園書目兢兢業業,書法亦佳,編寫的提要很得焦太史讚賞,如今書目還沒編到一半,宗翼善就被迫回了松江,聽華亭的人說董氏還讓宗翼善執賤役以示侮辱。”

張原雙目眯起,說道:“物極必反,董氏父子囂張跋扈也該到頭了,我姐夫月初寫信來,董其昌授意其門生松江知府黃國鼎,將陸氏叛奴陳明開釋出獄,判狀說是罰陳明作苦役一年,但陳明照樣在董府出入,董氏倚勢橫行,莫此為甚。”

張萼一直惱恨董祖常,上次聽說張原在杭州打了董祖常,連說打得不夠狠,至少要讓董祖常斷筋折骨才好,張萼做事是不計後果的,只顧一時痛快,這時聽董氏這般囂張,怒道:“介子,那也是你姐夫的事,你就這麼忍了?”

張原道:“得忍,不忍我能怎麼樣?”

張萼撓著頭皮,想想也的確不能把董其昌父子怎麼樣,不可能領著奴僕打到華亭去,惱得拍案大罵董其昌,先罵一頓解解氣再說。

張岱端起茶盞免得被震翻,說道:“燕客你急什麼,介子能忍,當初對付姚復不也很能忍嗎?”

張萼眼睛一亮,問:“介子,你足智多謀,是不是已有對付董其昌父子之策,就用對付姚訟棍的計策對付董氏,我覺得計策依然好用,先下手為強啊,不要等到董氏欺負了你姐夫又來害你。”

張萼很仗義,只是太張揚,不足與謀大事,但有些事有張萼參與,會精彩痛快得多,張原道:“我道試在即,現在我只專心備考,不過即便我x後要對抗松江董氏,三兄也不好參與,你出個遠門可是要路引的。”

張萼瞪眼道:“秀才了不得了嗎,那我納監去,我年已十八歲,可以納監,一千二百兩銀子而已,等下我就去求大父寫信給南京國子監祭酒。”

張萼納的監叫例監,未入學的良家子弟透過納粟、馬或銀錢可以進入國子監讀書,就好比後世大學的自費生,例監比納貢要差一等,納貢是指有生員功名的透過納粟進入國子監學習,畢業後可以做一些小官,例監只有出行不禁、見本縣官不拜的特權,還有,例監生可以參加鄉試,但只能考一次,連童生都考不上的例監生想要透過鄉試中舉等於是白日做夢,納貢只需兩百兩銀子,例監卻需要上千兩,摺合人民幣上百萬,絕不是一般人家納得起的,萬曆以後,例監、納貢幾成常制,而且每遇大的災荒或者朝廷需要用錢時,還會降價——

張岱笑道:“你又在揮霍銀子,不過這總算是正事,等下我也幫你在大父面前美言。”

在茶樓飲酒閒談一回,張原回到東張宅第,王思任的一個僕人在等著,說王老爺請張公子去相見,張原不知何事,趕緊隨那僕人來到王老師府上,卻原來是王思任要進京赴選,今年是地方官吏考察之年,王思任兩年前被言官彈劾罷官,現在禮部要重新起復他為官,三日後就要啟程——

四月初一,張原與王思任長子王炳麟,還有王靜淑、王嬰姿姐妹一起送王思任上船,東大池碼頭,一艘四明瓦的白篷船泊在岸邊,河水清漣,垂柳依依,王思任對張原道:“張原,為師祝你明年秋闈高中,為人處事既要有銳氣,也要穩健,莫要樹敵太多。”

張原躬身受教,依依不捨道:“老師去了京城,學生作文無人批閱了。”

王思任笑道:“莫說這話,你可謂轉益多師,杭州有黃貞父、南京更有焦太史,學問都在我之上。”

張原道:“還是王老師最是可敬可親,學生在王老師這裡能學到很多書本外的學問。”

王思任點了一下頭,張原這是實話,他二人師生相得,情誼深厚,說是情同父子也不為過,唉,如果說是情同翁婿其實最恰當,說道:“我收藏的那些書籍和法帖,你要看的話儘管來這邊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