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屏晚鐘,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八十五章南屏晚鐘

天氣晴好,織造局官船的八個船伕輪班操舟,划槳如飛,從西興運河經錢清堰至錢塘江只一日一夜時間,九月初三上午辰時在錢塘江北岸登陸,早有織造局的馬車候著,鐘太監的乾兒子小高奉命來接張原——

這小太監今年十三歲,瘦瘦小小,人卻機靈,知道張原是鐘太監看重的貴客,察言觀色,十分奉承,恭恭敬敬道:“張公子,我乾爹的生祠定於初九開祠受香火,當初是張公子建議石柱土司為我乾爹建的生祠,生祠建在寶石山也是張公子與我乾爹一道選定的,所以乾爹要把張公子請來參加這一盛典。”

張原問:“石柱土司有沒有人來?”

小高道:“回張公子的話,那位秦大人已遣驛遞急報,說初八日前一定趕到,這生祠是石柱土司為我乾爹建的,石柱土司的人若不來如何開祠上香”

張原心道:“秦兄是四月底離開山陰回川東的,現在是九月初,又要趕來,這半年基本就是在路上了。”又想:“我這閹黨之名怕是要坐實了,日後若入朝為官,少不了要被東林黨人詬病。”

來到湧金門外織造署,小高進去通報,不移時,鐘太監親自出迎,滿面笑容道:“張公子大才,從杭州回去就府試奪魁,咱家聽到這好訊息也為張公子高興啊。”

張原作揖道:“多謝公公關心。”

鐘太監挽著張原的手向署衙內行去,側頭看了看,說道:“半年不見,張公子身量長高了不少,學問也大進了吧。”

張原微笑道:“不敢懈怠。”

鐘太監與張原來到署衙內院書房,侍婢捧上香茶,鐘太監便讓她們退出去,武陵和穆真真也立在書房外環廊上等候。

問了幾句張原府試和山陰旱澇之事,鐘太監聲音轉低,說道:“說一事讓張公子知曉,今年以來,廷臣一再奏請萬歲爺下旨讓福王就藩,萬歲爺傳旨說福王莊田要有四萬頃方可就藩,首輔葉向高當然不肯,引祖訓、會典力爭,這一爭又是半年——”

張原輕聲道:“皇帝自知不讓福王就藩有違祖制,所以就故意要抬高福王莊田的數量,好把廷臣們嚇退。”

鐘太監輕笑道:“張公子倒是很知道萬歲爺的心思,萬歲爺和廷臣關於國本立儲爭了幾十年,最後還是萬歲爺讓步,照目下形勢,福王就藩也是遲早的事,洛陽福王府上月已建成,費銀四十萬兩,是潞王府的一倍。”

張原心道:“萬曆皇帝想立福王為太子,大臣們硬是不肯答應,君臣之間耗了近三十年,晚明黨爭此而來,最後皇帝沒轍,還得立皇長子為太子,皇帝不理朝政,懶於賑災,有點不把天下當作他老朱家的天下的意思,立儲不如意應該是一個重要原因,這皇帝當得沒意思,心灰意懶了——”

鐘太監見張原沉吟不語,便又道:“張公子,咱家現在對你的眼光是極佩服了,你說,咱家若回京該如何安身立命?”

張原道:“還是那句話,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忽問:“鍾公公今年春秋幾何?”

鐘太監道:“老大蹉跎,三十有六了。”

張原道:“公公正是年富力強啊,若肯依在下之言,公公回京還得儘量收斂,明哲保身,不但當權太監那裡不必去巴結,就連皇太子也少去接近,皇太子那裡現在乃是非之地,你又不是自幼在皇太子身邊的,現在刻意去結交極易惹禍上身。”

鐘太監皺眉道:“那咱家回宮豈不是坐冷板凳到死了?”

張原問:“皇太子現有几子?長子幾歲?”

鐘太監道:“有四子,長子朱由校今年九歲。”

張原道:“鍾公公是內官十才子之一,回京後若能去服侍皇長孫、教皇長孫讀書識字,那應該是一條好路子,既不會象接近皇太子那樣遭人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