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章 年節、燈景、拙荊,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具有成年女子之美,而張原呢,身體跟不上心理,雖已做過*夢,但顯然還嫩點,目光卻是灼灼火熱,顯示少年的心在騷動,愛情就在這騷動中,沒有騷動就沒有愛情——

商澹然有些慌張,不知該怎麼稱呼張原,按理說應該叫夫君或者相公,但一時怎麼叫得出口,向張原施禮時就想含糊過去,偏偏小景徽就在邊上,問道:“姑姑叫張公子哥哥什麼?”

張原笑了起來,說道:“嗯,我也沒聽清,小徽幫我問清楚。”

商澹然半羞半嗔斜睨了張原一眼,心下放鬆了一些,對商景徽道:“我也和你一樣叫他張公子哥哥。”

小景徽連連搖頭道:“不行不行,姑姑十六歲,張公子哥哥十五歲,大的怎麼能叫小的哥哥呢。”

商澹然心裡對自己比張原大一歲還是有點芥蒂的,這時被侄女這麼當面說出來,有些羞惱,說道:“那你也叫不得他哥哥,要叫——”

小景徽仰頭問:“我不叫張公子哥哥那又叫什麼呢?”

商澹然又被問倒了,無奈道:“隨你叫吧,我管不了你,你這個磨人精。”

……

這就是一個害羞的剛訂親的少女與可愛小侄女的對話。

商澹然的六幅燈景畫已畫好,一幅畫配一首詩,張原攜了絹畫回去,自己設計燈式,石雙削木剖竹,夜以繼日,趕在了過年前一天將六盞大燈做好,藏在西樓閣上秘不示人,單等正月十二夜張燈讓人驚喜,紹興燈景從正月十二至正月十六,號稱五夜燈。

父親張瑞陽和姐姐張若曦的回信先後送到,張瑞陽隨信帶回五十兩銀子,助兒子行聘訂親之用,張瑞陽在信中雖然矜持剋制,但老懷大慰的喜悅溢於字表,一年多不見,兒子竟這般長進,那兩篇八股文比他這個老童生還作得好,又能與會稽商氏女郎訂親,真讓他不敢置信,但老妻附信言之鑿鑿,不由他不信,張瑞陽在信中說,如果周王殿下容他辭歸,那他明年夏、秋之間將歸山陰——

姐姐張若曦的信更是充滿了驚喜之情,在信裡說若不是快過年了,她真想立即趕回孃家看望小弟,看到小弟的信和制藝八股,還有與商氏女郎訂親的事,她真是要快活死了,說明年二月初就會派得力家僕從青浦來山陰接張原去,希望張原在縣試中先傳捷報——

從臘月二十四送灶王爺上天后,年節味道驟濃,墮民中的乞丐,塗抹變形,裝扮成鬼判到各家各戶叫跳驅儺,索取利物,家家戶戶換桃符、門神、春帖、鍾馗、福祿、虎頭貼在門前和房壁,街坊簫鼓之聲,通宵達旦。

穆敬巖、穆真真父女從送灶王爺上天這日起便來張原家幫忙,打掃堂室,清洗器物,事多繁瑣,忙忙碌碌,轉眼除夕便到,張原去西張那邊的祖堂與族人一起祭祀祖先,回來時已是亥夜時分,見穆敬巖砍了一堆松柴架在前院竹籬門內空地上,點火燒柴,這叫燒籸,煙火騰騰,溫暖熱鬧,松香瀰漫,張母呂氏、伊亭、兔亭等人都立在大門前笑嘻嘻觀看——

癸丑新年第一天五鼓一響,張原便帶著武陵去里社神祠用糖豆米團祭灶神,稱為“接灶”,回來後把米團分發給家人食用,稱為歡喜團。

張原這日極忙,要向東張和西張的族叔祖和族伯、族叔們拜年,臨近午時去縣衙向侯縣尊賀新年,侯縣尊不在,也不知去哪裡拜年去了,張原便在廨舍禮簿上寫上自己名字,將贄禮交與執役,這也算拜過年了。

沒得歇,還得趕往會稽向商周德和王思任拜年,先去商家,在商家用午飯,與商澹然只匆匆見了一面,邀商澹然去山陰看元宵燈會——

忙忙碌碌,歡歡喜喜,就已是正月十二,當日傍晚,石雙和穆敬巖在竹籬門前搭了一個木棚,待天一黑,便將六盞點上蠟燭的大燈懸上,還有幾盞往年積存的魁星燈、燒珠燈、剔紗燈,一時明明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