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四章 家父董其昌,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一十四章家父董其昌

鐘太監招呼張原道:“張公子,坐這邊,咱家見到你這樣的後生才俊,就大起惜才之念。”心裡道:“這滿座什麼江左詩家、文章方伯,一個個飽讀詩書、名頭響亮,依咱家看都不如這少年張原,只張原知道‘柳絮飛來片片紅’的出處,連咱家自己都記不清了,若非張原提醒,咱家今日的妙句還要被這些外官恥笑,那豈不是天大的冤枉。”

時人有一句俗語叫“三個性兒,不要惹他”,哪三個性兒?就是太監性兒、閨女性兒、秀才性兒,這三種人不好惹,晚明的秀才時常聚眾鬧事,連官府都怕,秀才第一難惹,那太監性子與女子性情相近,南京工部主事謝肇淛曾言“宦官、婦女看雜戲,至角色遭難,無不慟哭失聲,人多笑之”,而且太監性子還要更誇張一些,喜怒無常、任意鬧事、多淚常顰,性情變化不定,很難把握,但如常拿得準,對得上他心思,他就視你為知己,甚至肯為你出死力,當然,你若得罪了他,那他的報復也是兇狠酷厲的——

鐘太監是個很要面子的太監,尤其是在文人雅士之中,這下子張原以一首詩給他長了臉,就對上了他的心思,鐘太監覺得滿座高賢,只他與張原兩個最有才華,他第一,張原第二,其餘大抵是沽名釣譽之輩,差點害他丟臉,所以鐘太監對張原是惺惺相惜,自然要提攜提攜、親近親近——

隨役趕緊搬來一張圈椅,就擺在鐘太監身邊,張原告罪坐了,鐘太監將他上下仔細一看,讚道:“好個人物”問張其廉:“既然王提學都誇他,為何還是青衣儒童?”

張汝霖答道:“我這族孫因年幼,以前未參加過科考,今年已十六歲,學業頗見長進,所以下月就要參加縣試了。”

鐘太監便笑道:“原來如此,怪道說沒有功名呢,卻原來是還沒開考,咱家料定張公子這回要一鳴驚人,後年鄉試,咱家若還在杭州的話,張公子一定要來織造局見咱家,八股文咱家是不會作,但談詩論詞是可以的。”

張原心道:“鐘太監很熱情啊,簡直有點九千歲連升三極的味道了。”恭恭敬敬道:“小子若至武林,一定要拜見公公,聆聽教誨。”

自己胡謅的詩竟與古人暗合,鐘太監興致又上來了,笑道:“羯鼓傳花只一輪,難不成今日只考咱家一人——敲鼓敲鼓。”

羯鼓聲再起,鐘太監剛將手中梅花遞給張原,鼓聲就停了,鐘太監尖聲大笑,說道:“這是有意刁難,絕對是刁難,哈哈,張公子,看你的了。”

張原起身道:“小子方才苦思鍾公公詩句來歷時,已想到了一句有‘飛、紅’二字的宋人詞——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張其廉笑道:“不錯,這是宋人歐陽修的佳句,鍾公公,下官這回沒有記錯吧。”

歐陽修這闕蝶戀花詞恰又是鐘太監熟知的,喜道:“對得好,對得好,咱家那句‘柳絮飛來片片紅’是詠歐陽修平山堂的,張公子這詞又是歐陽修作的,咱家有個提議,這飛紅令所說的詩詞必須要與平山堂或者歐陽修有關——”

這下子可把在座的高賢都難倒了,只有王思任對上了歐陽修的詞“紅fen佳人翻麗唱,驚起鴛鴦,兩兩飛相向”,其實是三句了,鐘太監看王思任是張原老師的份上,馬馬虎虎算透過,其餘對不上的一律大觥罰酒,這更讓鐘太監有“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的感覺,看張原極是順眼。

正觥籌交錯,宴飲正歡之際,忽聽星宿閣外鬧哄哄一片,似乎起了爭執,張其廉不悅道:“這良宵佳節,不好好賞燈,倒吵起架來了,擾了遠客的興致。”

紹興知府徐時進和山陰縣令侯之翰趕緊起身,出閣去看是哪些沒眼色的蠢貨要討打——

張原隱隱聽到爭執聲中似有小奚奴武陵的聲音,想起方才蓬萊崗上遇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