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三章 座上諸公皆慚愧,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商澹然早已退在一邊,背過身去,張原也就停下,立在她身邊。

那群豪奴清客從張原、商周德等人身畔經過時,那青年公子眼神放肆地看著商澹然背影,又看到張原身邊的穆真真,眼睛一亮,放緩腳步,再盯著張原看了一眼,走了上去,邊走還回頭來看,腳下一絆,差點摔一跤——

商澹然在月色燈影下尤為美麗,而身穿黑色松江棉褙子和黑色長裙的穆真真肌膚如雪,也極為吸引人目光,這一路走來上山下山的人極多,交臂而過都會互相打量,這很正常,但方才那青年公子眼光卻讓張原頗不舒服,心想:“這是個什麼人,山陰應該沒這號人物,說不定還會來騷擾——”

上到山巔,商澹然看到她繪畫製成的六盞精美燈籠正懸在星宿閣樓前,便一左一右拉著兩個侄女的手立在閣邊觀看,張原陪在她三人身邊——

小奚奴武陵不知從哪個角落鑽了出來,欣喜道:“少爺,我就知道少爺會到這裡來看自家的燈,已經在這裡等了好一會了。”

張原笑道:“小武你倒來得快。”

這時聽到星宿閣內羯鼓傳花行酒令,張原眼力不佳,耳朵卻是極尖,聽到了鐘太監那異於常人的嗓子吟出“柳絮飛來片片紅”這一胡謅之句,原本笑語喧譁的星宿閣就是一靜,沒人出聲了。

張原心道:“鐘太監出醜了,我是不是該幫他一把?嗯,結交一個有權有勢的太監對我以後絕對是有幫助的,不管是東林黨還是閹黨,只要對我行大事有利我就不會拒絕,國難將臨,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人和事嘛,當然,騎兩頭馬說話左右逢源絕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很可能兩頭不討好,這,就要看我的手段了——”

張原心思急轉,朗聲道:“柳絮飛來片片紅,此詩有出處,乃是元人詠平山堂詩,用來應對‘飛紅令’,果然妙絕。”

果然,閣中有人即應道:“是誰?快請進。”迎出來的是浙江省按察司的長官張其廉——

繁燈照耀,張其廉見張原年齡不過十五、六歲,而且是青衣儒童,不免有些失望,問:“你真知道那句詩的出處?”

張原躬身道:“正是。”

張其廉這時也顧不上那麼多了,讓這少年進去攪攪局也好,說不定就把那尷尬場面糊弄過去了,只求鐘太監不要太著惱,便招手道:“請進。”帶著張原進到星宿閣中。

張原一進來就八面春風,向族叔祖張汝霖、向老師王思任、向徐知府、向侯縣令一一施禮,熟絡得很,倒把按察使張其廉給搞糊塗了——

張汝霖起身笑呵呵道:“鍾公公、張分守,諸位賢達,這是我張汝霖的族孫張原張介子——張原,趕緊拜見鍾公公和按察使張大人。”

張原便向首座的鐘太監施禮,向身邊的張其廉施禮,張其廉輕拍前額作回想狀,說道:“張原,我在杭州聽過這名字,王提學有一次提起過,說山陰張原小小年紀寫得一手好時文,就是你?”

張原含笑叉手道:“那是大宗師過譽,小子才疏學淺,如何當得。”

原來眼前這個少年真的是王學道誇讚過的少年才子張原,張其廉喜道:“山陰張氏出才子啊,那你且說說‘柳絮飛來片片紅’出自元人哪首詩?”

張原朝首座的鐘太監一拱手,說道:“鍾公公博學,小子好生敬佩,這‘柳絮飛來片片紅’之句頗為生僻,難怪在座賢達一時都記不起來,此詩乃元人詠平山堂之句,廣陵瘦西湖有歐陽修建的平山堂,獨佔湖山之勝,後人題詠甚多,小子也記不清到底是何人所作,但那四句詩尚能記憶——”

吟道:“廿四橋邊廿四風,憑欄猶憶舊江東。夕陽返照桃花渡,柳絮飛來片片紅。”

星宿閣內又是一片寂靜,隨後便是喝彩一片:

“妙妙極”

“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