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幕徐徐拉開,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船,小橋流水,船槳蕩波,不須一刻時就到了城西水仙廟後門,穆真真扶著張若曦上岸,陸大有留下守船,其餘四人從後門進入水仙廟——
陸韜、張原在前,張若曦、穆真真跟在後面,這水仙廟後門進去就是園亭,園亭不大,佔地兩畝的樣子,迴廊曲折,假山池水,暮春時節,園裡百餘株芍藥開得極豔,還有春季開花的紫蘭和山礬,頗值得賞玩。
主持文會的秀才楊石香先到了,見到陸韜,拱手道:“陸兄來了,請上滄浪亭,拂水山房社的五位仁兄已經在亭上了,咱們做主人的反而後到——這兩位是?”看著張原和張若曦。
張原拱手道:“山陰張原,見過楊兄。”
張若曦不吭聲,只是拱拱手,陸韜代她回答:“這是我表弟。”
楊石香“哦”的一聲道:“對對,陸兄表弟,上回花照會也來了,不知——”
“楊兄,”陸韜不想楊石香多問張若曦的事,趕忙打斷道:“這位張介子是我內弟,上月山陰縣試案首,我這次邀他來與會,楊兄不會見怪吧。”
楊石香瞪大眼睛看著張原,喜道:“原來是張兄,張兄的大名在下早有耳聞,去年山陰八股盛會張兄口占八股,以一篇‘雖曰未學’大勝姚復,真是大快人心哪,上月又縣試奪魁,驚才絕豔啊,久仰久仰,失敬失敬。”
這楊石香倒是訊息靈通,比陸韜還了解張原的情況,連姚復的名字和八股題目都一清二楚——
楊石香又埋怨陸韜道:“前日陸兄壽宴,陸兄怎不為我引見張兄,差點無緣識荊。”
陸韜笑道:“抱歉抱歉,前日我是忙得暈頭轉向了。”
結識張原,楊石香顯得很是愉悅,說道:“張兄來得正好,請張兄助我等一臂之力——”指著不遠處的滄浪亭道:“那拂水山房社五子說是來以文會友,其實是為了展現文才,想把我青浦社併入其拂水山房社。”
張原微笑道:“合併成大社也很好啊,同志者眾,經常聚會切磋制藝,豈非雅事。”
楊石香笑道:“張兄說得是,在下也想合併大社,卻不想他人並我,只想我並他人,若我青浦社把拂水山房社給並了豈不是好。”
張原大笑。
楊石香見張原年少,就把陸韜拉到一邊,低聲問:“陸兄,你這內弟制藝如何,能頂得上洪道泰嗎?洪道泰去華亭未歸,我們這邊五虎將少了一人。”
青浦社雖說有十餘名社員,但歲考常在一、二等的就只楊石香、陸韜、洪道泰、金伯宗、袁昌基五人,要與拂水山房社的人較量八股,當然要由他們五人出場——
陸韜道:“我內弟的制藝在我之上。”
“當真?”
“當真。”
楊石香大喜,他是知道陸韜的人品的,陸韜綽號陸君子,說道:“那好極,就讓張公子頂替洪道泰,我們青浦社這次若能並掉拂水山房社,那以後我們編選的時文集子就可行銷蘇州、松江兩府,既可揚名,又有銀錢收益。”
其時各地的文社大都有書鋪支援,文社成員會揣摩風氣寫一些流行的八股文編纂成集刊印,時文集子是書鋪的暢銷書,文社的名氣大,該文社編選的集子銷量就大,兩京十三省數百萬的儒童甚至生員就靠閱讀這些時文集子來了解制藝的流行新風尚,八股文也講時尚的,有明一代八股文的內容與體式都在變化中,嘉靖年間的八股文就與萬曆時的八股文風格大不相同,而現在流行的時文又與萬曆十五年前的八股文大異,若把萬曆十五年前會試高中的墨卷放在當下或許會連縣試都通不過,這並不是說如今士子的制藝水平遠遠高出了前輩,而是文體風尚的不同,考官都是受流行風尚影響的,八股文又叫時文就是這個道理,時文,時下之文也——
楊石香家裡就開著一個書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