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一章 青樓與紅樓,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都別走,大兄,我先與你說上回我與介子打的賭——”斜眼看著張原,要看張原發急。

張原卻不急,他越急張萼就越得意,他知道張萼是想說寶物光芒萬丈的事,說道:“三兄就愛捉弄人,我那事也算不得什麼,三兄總提那事就無趣了,來點新鮮的。”

張萼見張原不急,的確覺得無趣,說道:“那還是先說大兄的事——”

張岱先前發急,現在也淡定了,說道:“張燕客,你的荒唐事更不少,咱們賽說,你說一則我說一則。”

張萼笑道:“妙哉,就這麼來,你一則我一則,我先說——”

大石頭跑進來道:“少爺,門外來了一大群人,都說要見少爺。”

張原聽到竹籬門外嘈雜的人聲了,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起身出門去看,張岱、張萼也一起跟出來,卻見是魯雲鵬、柳英才這些被姚復害得家破人亡的苦主特來感謝張原,有持田契的、有持銀兩的,還有拎著鵝鴨、抱著布匹的,都要送給張原表示謝意,若非張原,他們哪裡鬥得倒姚訟棍,只怕是一輩子沉冤難雪,被侵佔的田產更是休想拿得回來,所以都是真心感激張原——

張原團團作揖道:“大家都是鄰里鄉親,在下——”

“諸位要送什麼禮物,儘管送,趕緊送,有恩就要報恩,不要光說好聽的,這次鬥垮姚訟棍,我弟張介子是首功,有功就要受祿,來來來,鵝鴨就放在竹籬門內,絹布放在這邊青石臺上,田契、銀子交給我。”

說這話的當然是張萼,招呼著眾人趕緊送禮,他都要笑納。

魯雲鵬率先上前,將兩張二十畝良田的田契交給張萼,魯雲鵬是最感激張原的,少年魯雲鵬跟著堂兄魯雲谷四處狀告姚復,冤屈難伸,家產蕩盡,這次侯縣令將姚復的六十畝水田判歸魯雲鵬,魯雲鵬與堂兄商議了一下,決定以二十畝良田酬謝張原之恩——

那方秀才的兒子這次分得姚復山田五十畝,也送上十畝田契為謝,還有送銀子的,多的十兩,少的二兩,昔日姚復作惡,今朝張原收禮,不,張萼收禮,作惡越多,收禮越豐——

張原本待阻止三兄收禮,轉念一想,把魯雲鵬叫過來問:“你堂兄沒來嗎?”

魯雲鵬道:“來了,張公子請看,就在那邊。”

張原朝魯雲鵬指的方向一看,布衣青履的魯雲谷立在竹籬門外的一株大槐樹下,遙遙向他拱手作揖,張原便對魯雲鵬道:“請你堂兄過來,我有要事與他商量。”

魯雲鵬便擠出竹籬門,很快與魯雲谷一起進來了,而這時,張萼已經收到了四十五畝田契和上百兩銀子,鵝鴨滿院亂撲騰,青石臺上的絹布數十匹,雞蛋十餘籃,還有桃李這些果子——

張萼卻是嫌少,不甚滿意,百把兩銀子對他來說的確不多。

魯雲谷過來向張原拱手道:“介子賢弟何事吩咐?”

張原道:“魯兄,這些禮物我是不能收的,但我有個設想,用這些田產和銀子來建一個義倉,儲糧備荒,救濟災民,當然,僅靠這些田銀是不夠的,還得向本縣富戶勸募,我自己先出銀一百兩。”

嘉靖以後,災荒頻繁,吏制**,官府在救荒中的作用大不如前,而自萬曆二十五年以來,皇帝懶於政事,即便救荒賑災這樣的民生大事也是拖延懈怠,所以不少地方鄉紳富民就自建義倉以備荒年,官府救荒職責被地方鄉紳取代,這也是晚明官府控制力衰退的一個體現——

魯雲谷大為感動,水旱常有,今年就已經百日未雨了,只怕就是一場大旱,若有義倉就可讓災民渡過荒年,魯雲谷當即大聲向眾人宣告此事,眾人都贊張公子高義,請張公子主持建義倉之事。

張原道:“諸位鄉親,建義倉的事還要等我稟告族中長輩後再定,最晚五月間會定下此事。”一般建義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