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九章 秘密與挽留,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澹然在信裡向張原描述了胎兒在她肚裡踢蹬,說肚子大得好似塞了一個大西瓜在裡面,還說她胖了許多,信寫得很長,滿是將為人母的期待和對夫君的思念——
父親張瑞陽保持著在周王府做掾史長多年的嚴謹,在信裡鉅細不遺說家裡的事、陽和義倉的事、翰社書局的事、盛美商號的事,又說山陰附近有多位殷實人家想投靠到張家為奴僕都被他拒絕,鄉鄰與人爭訟請他向劉知縣說情他也一概拒絕——
張母呂氏在信末親筆附了幾句話,說家裡人身體都康健,澹然飲食、睡眠都好,讓張原安心考試。
張原仰望四合院上方的藍天,心道:“母親,兒子已經是狀元了。”
……
萬曆四十四年的三月小,沒有三十日,傳臚那日張原還對鐘太監的乾兒子小高說不是二十九日就是三十日去十剎海拜訪呢,現在只有二十九日去了,明日就是四月初一,他要去吏部文選司登記註冊,領取相關照牌後就在翰林院修史了。
二十九日上午辰時,張原讓武陵先去十剎海鐘太監外宅,說他將在午後未時來訪,因為鐘太監在慈慶宮當值,要出來有好長一段路,是要事先約好才行。
武陵走後,來福從外採購回來了,買的是給座師吳道南的贄禮,禮部劉尚書瓊林宴上已經拜見過,吳閣老那日沒參加禮部宴會——
吳閣老住在皇城西面的太僕寺街,從東四牌樓這邊到太僕寺街約有十二里路,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張原沒有乘車乘轎,步行前往,汪大錘和來福跟著,汪大錘的忠誠現在已經沒有任何疑問了,汪大錘孔武有力,四、五個壯漢難近他的身,做個保鏢夠格了,論氣力,汪大錘勝過穆真真大,但論武藝就遜色不少。
穆真真這兩日身體不適,每月都有那麼幾天的——
太僕寺街的兩排數十座小四合院都是屬於工部的房子,分發給各京官居住,張原也將分到一套,這裡的房子比較狹隘,而且都是上百年的老舊房子,很不氣派,眷屬婢僕多的話住著就不大方便,所以很多京官都在京中另置房產居住,吳道南去年入京,一直住在工部分發給他的這座小四合院中,吳道南老妻已死,未續絃,隨他進京的只有一老一壯兩個男僕,還有那壯年男僕的妻子作為洗衣婦和廚娘,去年從江西入京時,謝絕地方官員提供費用和護從,行裝簡樸如普通人,身為正二品的內閣次輔,吳道南的清廉讓人肅然起敬——
見到張原,吳道南瘦削的臉露出笑意,說道:“張翰林來得正好,我有幾句話叮囑你,過幾日我就要致仕還鄉了——”
“老師此言何意?”張原吃了一驚。
吳道南苦笑道:“老夫不慎取了沈同和為會元,這汙點是怎麼也洗不清了,言官彈劾甚急,我已向皇帝上疏求去。”
老僕來報,戶科給事中楊大人求見,吳道南對張原道:“楊給事是你鄉試時的房師,忠直敢言,難得的諍臣啊。”
楊漣進來了,見張原也在這裡,很是欣喜,說道:“介子,你也勸一下吳閣老,萬萬不能因劉、姚的彈劾而辭職啊。”
吳道南道:“我已向皇帝上疏求去。”
張原道:“皇帝器重吳閣老,定會挽留。”
吳道南道:“工科給事中劉文炳攻訐我甚急,把我十年前主持順天府鄉試時的一樁舞弊案都翻出來了,也許真是我昏庸失察,我主持的科考常常出舞弊案,那年鄉試第四名鄭汝礦也是因為磨勘試卷時發現割卷舞弊而發配遼東。”
張原聽吳道南這麼一說,立時想到吳閣老這次肯擔著風險取他入會試黃榜,肯定與十年前那次經歷有關,說道:“場屋作弊,屢禁不止,是閣老謹慎認真,才能追查出來,很多考官含混著就放過了,學生這次就是全仗閣老主持公道,不然學生只有沉淪三載,三年後能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