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上神仙,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縣、推官之類的從七品官,從七品要升到從六品,往往就要十年的官場經歷,張原以丙辰狀元直授從六品翰林院修撰,這官場起步就大大超越儕輩——

當然,在正式選官授職之前,還有一次翰林院的庶吉士考試,二甲、三甲進士都可參加,爭奪二十四個進入翰林院的機會,一甲三人直接進入翰林院,除授品官,俗稱“天上神仙”,從二、三甲經館選進入翰林院為庶吉士的稱“半路修行”,因為庶吉士無品,要在翰林院經過三年學習再授官,自英宗天順二年以後,非翰林不入內閣,也就是說只有進到翰林院才有成為內閣輔臣的可能,所以除了那些年過五旬的老進士之外,其餘進士都參加了三月二十四日的翰林院館選——

三月二十七日,館選結果公佈,倪元璐和張岱名列二十四人名單,翰社十人竟有四人進了翰林院,大明第一社盟的地位確立了,對於張原來說,今日還有一件快事,科場舞弊案終於水落石出,那個已經乘船到了濟寧的松江裝裱匠被抓獲,星夜送回京中,經三司會審,禮部郎中周應秋枉法及董氏父子陷害張原一案證據確鑿,董祖常與三名董氏家僕以謀殺人定罪,董祖常是主謀造意者,斬;三名董氏家僕是從而加功者,絞;汪守泰因參與謀劃,杖一百、流三千里;周應秋,絞;沈同和充軍撫順,趙鳴陽杖責並革除舉人、秀才功名,終生不得參加科舉;董其昌因年老,疾病纏身,在刑部獄中治療,未判決——

大明朝對科舉舞弊案並無重刑,這次周應秋若不是主謀殺人並在貢院縱火,單是割截試卷至多就是革職,絕不至於死,只是人一旦犯錯就止不住,越陷越深,終至滅頂。

……

三月二十八日上午,張原等十位翰社進士到朝陽門外運河碼頭送那些落第的翰社舉子還鄉,善謔的周墨農叫道:“淒涼啊,吾輩落魄而歸,介子、宗子你們十人春風得意留在了京城,實在是不公平。”

文震孟笑道:“諸位莫只看著介子、宗子連捷,且看看我文震孟,八次會試落第,這回卻在禮部複試僥倖中式,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周墨農連連搖頭道:“文榜眼是少年舉人,還熬得起,如我今年都三十三歲了,也來個八次落第,那這輩子算是廢了。”

張岱笑道:“這話莫讓跌斷腿的張老進士聽到,張老進士今年高壽六十五,老當益壯,聽你這般頹言,必當面唾你。”

張原道:“不知那位老先生腿能不能好,好不了的話只有致仕還鄉了,場屋蹉跎一輩子,卻是為了致仕還鄉,人生跌宕悲喜,無過於此。”

王炳麟把張原拉到一邊,問:“介子,你可有書信要我帶回去?”

張原明白王師兄的意思,有些慚愧,王老師一家人待他太好了,王老師、王師兄、王師姐對他誤了嬰姿師妹的婚姻卻無怨言,嬰姿師妹比他小兩個月,今年也十九歲了,士紳閨秀,十九歲未嫁人的很少了,去年七月的避園小溪中,他與嬰姿師妹又有了肌膚之親,嬰姿師妹是決不肯嫁他人了,他又有什麼辦法把師妹迎娶進門呢,這似乎比救國御虜還傷腦筋啊——

張原取出昨日花了三個時辰重錄的萬言廷策遞給王炳麟:“王師兄,將這個帶給嬰姿師妹看吧,可惜嬰姿師妹不是男兒身。”撫竹痛哭的少女身影清晰如昨——

王炳麟長嘆一聲,對於張原與她小妹嬰姿的事,他也不知該埋怨誰,張原或許不夠決絕,可其中也有小妹嬰姿情絲深系的緣故,情之一字最是難解,不是非黑即白、說一不二那麼簡明的,還有,父親王思任對張原和小妹嬰姿交往的態度也有些曖昧——

“張姑爺,小人夫婦這就要啟程回去了。”

去年跟隨張原數千裡來京的船工夫婦過來向張原磕頭,船工夫婦在京中待了三個多月,這次要回鄉了,正好載王炳麟、周墨農等人回去,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