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五章 驚馬,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事我來擔當,為了小爺我何惜此身,我在京城多年,還是有些門路的,我能安排妥當,公公獻此妙計足矣,其他事不須公公操心。”

鐘太監點頭稱是,不要他操心最好,他也知道王安與東林一黨的官員多有來往,當年的漕運總督李三才、首輔葉向當都曾稱讚王安之賢,王安一個內官在外臣中口碑頗佳,王安之賢主要表現在竭力維護東宮的地位和安全,這是東林黨人最看重的,現在朝中東林黨人雖被三黨壓制,但依然有強大的勢力,有他們相助,安排一個闖宮的死士應該不難——

用罷午飯,王安便讓心腹之人去大明門外棋盤街見刑部主事王之寀,約王之寀在皇城北面的千佛寺相見,王之寀是陝西人,東林骨幹,與王安交情不淺,原任清苑知縣,以善能斷獄,升任刑部主事。

申時初刻,王安先到千佛寺,在大雄寶殿上了三柱香,轉出山門外,就見王之寀乘馬車來到山門外,王安便悄然上了王之寀的馬車——

……

張原回到東四牌樓四合院,張聯芳也過來了,張聯芳來恭喜族侄張原喜得貴子,中午時,張原便在附近酒樓擺了一桌酒席,宴請葆生叔、內兄商周祚、族兄張岱、祁彪佳,還有穆敬巖,穆敬巖起先不肯與張原等人同席,連稱折殺小人,在張原的要求下才坐了,眾人聽穆敬巖講追殺蒙古韃子的事來下酒,不亦快哉。

午後,張聯芳、張岱叔侄回泡子河畔,祁彪佳與商景蘭在書房寫字作畫,輕言細語,張原則與穆敬巖長談,仔細詢問邊衛的情況,穆真真和小景徽旁聽——

穆敬巖在張原面前是實話實說,他說邊衛軍戶經商者比比皆是,還有軍士逃亡、編制疏漏、拖欠軍餉時有發生,軍士月糧少,差重役繁,武官貪暴,說到這裡穆敬巖補充了一句:“杜參將待我很好。”邊衛有不少武將,平時壓榨軍士糧餉,有功就讓親信家丁去冒功領賞,這樣就阻絕了普通兵勇立功升遷的渠道,軍士看不到前途和出路,哪裡還會有士氣,穆敬巖還算是杜松肯提攜的,不然哪裡能升遷得這麼快——

張原默默點頭,晚明經商風潮無孔不入,已經滲透到軍隊中,軍隊經商是大忌,會使軍紀渙散,有錢的軍戶可納銀代役,這對士氣的影響是致命的,但這些事他現在只能瞭解,而無法改變,必須儘快掌權才行啊,以他現在的資歷,想要進入中樞決策還遙遠得很,但必須要能影響到中樞決策,所以一定保住吳閣老在內閣的位置,因為吳閣老很欣賞他,支援他萬言策裡的治國方略,而方閣老卻對他心有嫌隙——

……

黃昏時分,穆真真陪著爹爹穆敬巖去燈市街遊玩,燈市街的上元燈會非常出名,平時也是商旅聚集之所,蠻夷閩貊之珍異、三代八朝之古董、五等四民之服用器物,應有盡有,衢三行、市四列,所謂九市開場,從辰時初起市到戌時初罷市,這裡是人頭攢動,闐城溢郭,東城婦人還有一種習俗,就是晚飯後喜結伴而行,以消疾病,這叫走百病,這燈市街就是婦人們最走動的地方,不但庶民女眷愛來這裡,那勳戚豪宦的眷屬也往往乘華貴馬車或綠綺小轎來此選購物品——

過兩日穆敬巖就要回榆林,父女二人相聚時日不多,倍加珍惜,穆敬巖要給女兒買些衣物首飾,他現在有些積蓄了,穆真真道:“爹爹不用破費,女兒有首飾呢,在山陰時家太太就賞了女兒一套銀飾,後來少奶奶進門,也賞了衣物首飾,少爺——”有些害羞,“少爺也給我買了不少呢。”

穆敬巖遲疑了一下,問:“真真,你服侍少奶奶可好?”

穆真真明白爹爹的意思,說道:“少奶奶待下人極好,女兒真是有福氣,能遇上這樣良善的少奶奶和少爺。”

穆敬巖開心地笑起來,說道:“介子少爺真是不得了啊,狀元,若不是介子少爺中了狀元,我父女二人過沒這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