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七章 貢院失火,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光啟與張原有個共同的老師焦竑,只要揪住這一點,徐光啟就有口難辨——
徐光啟雖不敢十分確定這考卷是張原的,但豈會上週應秋的圈套,說道:“現在是論考卷,不是論考生,場屋從來沒有未確定錄取前就拆彌封的規矩。”
魏廣微冷笑道:“這些墨卷是按紅號草榜從外簾調取來的,難道不都是已經錄取了的嗎,沒錄取的墨卷出現在這裡,這又是什麼規矩?”
吳道南開口了:“把這份考卷寫入草榜是我決定的,有什麼責任我來承擔,現在就請周郎中、徐贊善和受卷官李郎中一道去外簾調草捲來驗看,如何?”
周應秋剛才一路咳嗽著走到堂外去吐痰,回來道:“吳閣老,草卷八千份,俱未編號,這要去對照文字,將查到何時,豈不誤了寫榜,貢院大門外可是有八千舉子翹首以待啊。”
“晚一個時辰發榜亦無妨。”吳道南是決心要把這事查清楚了,吩咐道:“多派兩個文吏,就對照首場第二篇的‘是故君子’題,對得上破題就可,此卷破題是——”翻開卷子一看,念道:“憂以終身,所懷在善憂之聖矣。”又重複唸了一遍,問:“三位記住了沒有?”
徐光啟與李郎中都說記住了,周應秋最慎重,走到吳道南身邊,仔細看那捲子,輕聲唸誦了兩遍“是故君子”的破題,這才與徐、李二人往堂外走去,卻又踅回來道:“吳閣老、劉尚書,謄錄此份硃卷的謄錄生要先拘禁起來才行,不然恐致畏罪潛逃。”
周應秋一反先前的態度,似乎站到了徐光啟一邊,認定那謄錄生從中舞弊陷害了——
吳道南搖手道:“是否舞弊陷害尚不確定,豈可亂抓人,先去驗了草卷再說,三位大人,快去快回。”
周應秋、徐光啟、李思誠三人去後,至公堂上安靜下來,眾官面面相覷,往科這時候已經是拆封墨卷、高聲唱名、歡聲笑語寫正榜了,而今科發榜前夕卻是這般景象!
眾官默坐無語,單等周應秋三人取了草捲來驗,陡聽至公堂後面一片嘈雜喧囂聲,隱隱聽得有人喊:“失火了,失火了!”
眾官大驚,紛紛出堂觀望,嘈雜聲來自聚奎堂方向,聚奎堂靠近貢院北端,離至公堂有小半里遠,就是失火也威脅不到這裡,再看火勢,並未躥上屋簷,只明晃晃好似那邊多點了幾盞燈籠,料想火燒得並不大,眾官稍稍放心,有監臨官趕去指揮號軍滅火,原以為那火好很快就能撲滅,不料也燒了小半個時辰那火光才漸漸黯淡下去——
劉楚先望著聚奎堂方向的火光,對吳道南低聲道:“吳閣老,那失火處似乎就是儲存墨卷和草卷的屋舍。”
吳道南長眉顫動,澀聲道:“好厲害的手段,這京師內城、天子腳下,就由得這些人胡作非為嗎。”命巡場御史和謄錄官立即去把那個名叫卓笑生的謄錄生揪來問話——
又等了兩刻時,受卷官李思誠和徐光啟、周應秋三人回來了,三人都參與了組織號軍救火,這時都是煙薰火燎有些狼狽的樣子,李思誠臉色極為難看,向吳道南、劉楚先兩位主考官請罪道:“下官疏於防護,致使儲存的草卷大半被毀,墨卷也燒掉了百餘份,下官明日就引咎辭職。”
徐光啟嘆道:“剩下的一小部分草卷因為救火潑水,已經糊成一團,無味辨認了。”
吳道南一言不發,回到至公堂上,等巡場御史和謄錄官回話,謄錄官先回來了,稟道:“吳閣老,名叫葉笑生的那位謄錄生遍尋不獲,想必已趁失火混亂時逃逸。”
吳道南拍案道:“立即追查,一定要抓到這個葉笑生。”
謄錄生、對講生都是從京城附近州縣的生員中招募的,有名有姓,逃不了的,但現在,該如何寫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