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二章 苦海彼岸,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刑部去延醫救治,董祖常、汪守泰和馬六、董肥二僕以及車伕老楊被押到刑部受審,其餘董氏家人要待在宅子裡嚴禁出入,前後門都有兵馬司的軍士看守,因為有張岱、張原作保,能梁四人並未被帶往刑部大堂,只要求隨傳隨到——
任何朝代,涉及人命的都是大案,而且這是在天子腳下發生的生員兇殺案,又與科舉舞弊案有因果關係,案中有案,牽涉極廣,數千舉子密切關注,張問達、李鋕、王士昌連夜奏請皇帝批准三法司會審此案,這次萬曆皇帝很快批覆要嚴查,禮部郎中周應秋不用坐堂了,待罪在家,等候審問——
而同時,周師旦、李嵩、姚宗文、劉文炳等言官攻擊吳道南的奏疏是一天數道,吳道南被迫退出三月初八的禮部複試,改由內閣首輔方從哲擔任主考官,雖然張原遭受割卷陷害是盡人皆知的事,但既然皇帝欽點要張原複試,張原也只得參加,他不是沈同和,不怕考試,他要憑自己的手中筆再證自己的清白、證徐師兄和吳閣老的清白,讓張原寬慰的是,科舉舞弊案終於開啟了難局,這樣他可以全身心投入複試和殿試了。
……
三月初八卯時末,張原乘車來到皇城大明門外,穆真真提著考籃跟著他一起下了車,天氣晴好,朝陽的光輝鋪灑過來,偌大的廣場,清新無塵,禮部衙門前等候複試的舉子三三兩兩,見到張原到來,紛紛上來安慰,張原本來是不須複試的,這對張原不公平——
張原拱手笑道:“諸君努力,禍兮福所倚,若非貢院那場火,諸君也沒這次複試的機會,六個名額,張原並不參與爭奪哦。”
眾舉子見張原如此灑脫,都是哈哈大笑,範文若道:“幸好張社首不佔名額,不然我等只剩五個名額了。”
眾人又是大笑。忽然都閉了嘴。因為趙鳴陽到了——
趙鳴陽下了馬車,獨自提了考籃,不往人多處走,一個人站在照壁下,袖著手,曬太陽,面無表情。
範文若道:“沈會元怎麼沒有來,莫非想稱病不出?”
一位蘇州府舉子冷笑道:“敢稱病不出,太醫院會專門派人去問候他。他就是斷了腿也得抬著他來考,這個時候賴得住嗎,以為是請客吃飯哪。”
眾人皆笑,都頗興奮,今日複試就是要看沈同和出醜。
沈同和來了,身邊跟著一個書僮,自然也與眾人格格不入,看到照壁下的趙鳴陽。也沒走過去招呼。刻意保持距離,他知道,這次趙鳴陽沒法幫他了,反而是他要幫助趙鳴陽,他沈同和並非目不識丁之輩,未始不能搏一把——
辰時初刻,禮部衙門大門開啟,這次不搜檢。張原等一百一十八名參加複試的考生依次進入禮部大堂,大堂上已經佈置成臨時考場,擺放著一百一十八張方桌和對應的椅子,提調官、監臨官,還有五經二十房考官都在,堂廡四周都是監視的眼睛,且看誰還敢舞弊?
主考官方從哲和副主考劉楚先從堂後出來了。方從哲小聲問劉楚先:“哪位是張原?”
劉楚先道:“左起第三排那位穿玉色長衫的青年書生便是張原。”
方從哲打量了張原兩眼,說了一句:“青春年少啊。”
劉楚先道:“是,年方十九。”
方從哲臥蠶眉輕挑,點點頭,與劉楚先坐到堂上案前,案上有內官監刊印的四書五經,題目就臨時翻書決定,三道四書題和十道經題很快定下來了,十道經題每經二題,由考生據自己本經選擇,首題是論語題“信而後諫”。
草卷、正卷分發下去了,磨墨、抻紙聲響成一片,答題開始——
不用煮八寶粥讓張原稍感不適,他都已經習慣一邊煮粥一邊構思了,五篇制藝,每篇不少於五百字,這對張原來說輕鬆得多了,首題“信而後諫”他曾作過,這時當然要另出機杼,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