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五章 棄子,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眾一旦感到官府不能秉公辦案,在這種群情洶洶的氛圍下就會替天行道,到時混亂將無法控制,汪大錘自然是首當其衝,當場打死都有可能,其母必受連累——

汪大錘老母使勁推她兒子:“大錘,快去呀,快去把事情向官老爺說清楚。”

汪大錘道:“娘,董二公子許了兒子一百兩銀子——”

張萼哈哈大笑,對數丈外的黃國鼎高聲道:“府尊大人聽到沒有,董祖常給了汪大錘一百兩銀子,哈哈。”

人群中爆發出怒罵聲,紛紛叫著:“揪出董祖常,董祖常償命”

黃國鼎用袖口抹了一把額頭的黃汗,甚是氣惱,既惱董祖常安排了這麼個蠢人頂缸,又惱張原壞事,這讓他也不知該如何收場了——

張原、蔣士翹幾位諸生和汪大錘一起過來了,汪大錘直挺挺一跪,大聲道:“府尊大人,小人願說出實情——”

黃國鼎冷笑道:“你這光棍,滿嘴謊言,誰知道你前後說的那次是實情”

張原道:“府尊大人是不是認為對董氏有利的才是實情?”

黃國鼎怒道:“張原,不要以為你有一頂頭巾,本府就不敢懲治你,你這是咆哮公堂、誣衊官長”

這個黃國鼎是擺明了要包庇董氏,張原也就不那麼溫文爾雅了,大聲道:“黃知府,這是大明朝的天下,大明律在上,一切有律法約束,你是一府長官,卻也不能一手遮天,你如此明目張膽包庇董氏,就不怕御史、言官彈劾嗎,松江府若不能為範生伸冤,我等諸生就去南直隸刑部、按察司聯名告狀。”

蔣士翹、張岱、張萼等人,還有其他一些聚集而來的華亭諸生都激憤地叫喊著,黃國鼎心下一凜,這些諸生若真跑去南京告狀,那他的仕途前程算是完了,朝中派系鬥爭激烈,都互相盯著,他這裡出現諸生群集鳴冤,浙黨一派的御史、言官必猛烈彈劾他,而且——

滿頭大汗的黃國鼎猛然記起一事: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商周祚是張原的內兄,都察院御史糾劾百司,權力極大,商周祚更以清廉剛正聞名,去年升任左僉都御史以來,糾劾官吏數十人,威權端肅,頗遭人忌恨——

黃國鼎心道:“難怪這個張原這般有膽氣敢與董老師作對,看來不但是有在野的張汝霖幕後主謀,更有在朝的商周祚支援,董老師是東宮一系,與東林諸人關係密切,浙黨這次對董老師發難,莫不是又將起國本之爭?”

萬曆皇帝寵幸鄭貴妃,有意立鄭貴妃所生的福王朱常洵為太子,但朝臣堅決擁護皇長子朱常洛,為此萬曆帝與朝臣進行了長達二十年的所謂國本之爭,期間貶黜、問罪、廷杖的大臣不知凡幾,而圍繞這國本之爭,朝臣也從此分裂出幾大派系,東林黨、浙黨、齊黨、楚黨皆由此而生——

黃國鼎熟知朝事,很能聯想,把事情越想越複雜,越想越心驚,很怕牽連其中,就算不考慮那些,眼前這越聚越多的百姓,民憤正在聚積,不處理好就極易引發大騷亂——

黃國鼎站起身示意眾人安靜,說道:“本府為官一方,自當為民作主,你們不要喧譁,聽本府審案——”

張原等人都安撫圍觀百姓靜下來聽黃知府審案,只聽那黃國鼎問道:“汪大錘,你先前所言都是謊言嗎?”

董祖常本來就對汪大錘沒有什麼恩義,汪大錘只是為了銀子才來頂缸,這時就不管那麼多了,把昨日奉命抓了範昶回董府、董祖常踢打範昶、逼範昶跪在炎陽下、範昶中暑昏迷之事前前後後都說了。

範母馮氏、範妻龔氏等一眾範氏女眷痛哭,叫著要董祖常償命,圍觀百姓也怒吼著揪出董祖常、揪出董祖常——

黃國鼎感到非常棘手,與屬官通判、同知等人商議了幾句,那通判道:“府衙差役少,彈壓不住這些百姓,府尊應急請海防和金山衛發兵來幫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