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六章 人無橫財不富,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千兩入股翰社書局,這筆銀子都得從這箱子裡出。”

前幾日陸大有和穆敬巖將這十隻箱子送到青浦交給張若曦,陸大有向少奶奶張若曦密稟了這箱子的由來,張若曦便將這十隻箱子收在自己臥房中保管,這時聽張原要看箱子,便讓人將十隻木箱都搬到張原房中去——

小窗幽靜,夏夜天空繁星閃爍,房間內只有張原和陸韜、張若曦夫婦,穆真真立在門邊,張原對姐夫陸韜和姐姐張若曦說了要成立翰社書局的事,陸韜道:“那好,我是翰社青浦分社的社副,我也出一千兩銀子吧。”

張原笑道:“也只能讓姐夫出一千兩,想要多出還不行,暫定本銀一萬兩,要留一些股份給其他社首、社副參股。”

張若曦道:“想多出還不行啊,這書局就一定能賺錢嗎?”

張原道:“當然,翰社書局將是江南甚至整個大明朝最大的書局。”

對此張原有極大的自信,比他明年鄉試中舉還自信,他熟讀明清話本小說,很清楚時人的閱讀興趣,翰社書局不出書則已,要出書必本本大賣——

張若曦笑吟吟看著自己這個弟弟,自信、從容,言談間有極強的感染力,她相信弟弟能做到,卻說:“小原,你才十七歲,又是組文社又是立書局的,會不會影響學業啊?”

張原微笑道:“豈敢荒廢學業,弟過兩天就動身去南京國子監苦讀了,這些事主要還是石香兄操持,還有,現在陸氏已無外患,盛美號絲綢棉布商行應該儘快開張了。”

張若曦一聽“盛美號”三個字,容光煥發道:“這些天我留心了一下松江各地的特產,下砂鎮的刺繡,金山衛的紡紗,朱涇鎮與楓涇鎮的染布,三林塘的織標布,周浦鎮則是米市遠近聞名,以鹽業著稱的是新場、大團、八團、行頭等鎮,其餘襪店、鞋店、染坊、牙行、商賈等數不勝數,但大都侷促於當地,如我們盛美號這般要開到蘇州、杭州、南京這樣的大商號是絕無僅有——”

張原笑道:“姐姐也是個好高騖遠的,盛美號還沒影呢,談何絕無僅有。”

張若曦半羞半惱道:“小原你看著,不出三年,盛美號必聞名江南。”

張原笑道:“我信我信,姐姐一向能幹,姐夫有姐姐這個賢內助,盛美號必財源滾滾,我也要參股盛美號。”

張若曦笑問:“你出得起多少銀子?”

張原道:“能出多少,就要看華亭董氏給我準備了一份什麼大禮——”

穆敬巖找來一根鐵釺,將十隻木箱上的銅鎖都撬掉,便退了出去。

張原先開啟一隻木箱,銀光耀眼,箱子裡都是一錠一錠上好的紋銀,裡面有五層木架,每層木架疊放二十錠銀,都是二十兩一錠的銀,五層就是兩千兩,這樣的銀箱就有六隻,共計紋銀一萬二千兩,張原知道晚明計程車紳富戶喜歡囤積金銀,很多銀子一進入這些大戶就被熔成大錠收藏以便留存子孫,不再進入流通渠道,這樣就造成市面白銀短缺,嚴重影響商品經濟的發展,這華亭董氏匆忙間就能收聚到近一萬五千兩白銀要帶走,可見豪富,董氏還有大量的田產、商鋪、遊船,這一萬五千兩銀子不及其家產的十分之一吧——

箱子一共十隻,張原又開啟一隻,這回是金光耀眼,竟是滿滿一箱金錠,十兩一錠,有八十錠,也就是一千六百兩黃金,晚明時金銀兌換比率大約是一比八,這一千六百兩黃金就值一萬三千兩白銀——

張原這時也難淡定,屏住呼吸,又開啟一隻木箱,這箱子裡全是玉器,都用厚軟的的棉布包裹著,張原取出幾件看了,紫玉杯一對、玉珊瑚瓶一對、玉花羽觴一隻、玉佛二尊,箱子裡還有不少玉器,張原也無暇一一點看,讓穆真真將取出來的這些玉杯、玉瓶重新包裹放回箱子裡,他又開啟第八隻箱子,這箱子裡是金器,有金飛魚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