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四章 高士邪僧房中術,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口能誦,弟佩服,以兄今日名聲,已遠勝倪雲林。”

董其昌連連擺手道:“豈敢豈敢,仲醇不求功名,潛心書畫,後世評價當在愚兄之上。”

陳繼儒笑道:“後世名聲誰能知道,只知官高即是仙。”

董其昌道:“我與仲醇一樣是平民百姓,官高在哪裡”

陳繼儒一笑作罷,將自己的《橫斜疏梅圖》給董其昌看,董其昌熟視良久,讚道:“仲醇畫梅,點染精妙,已是一絕,這幅更如潑墨狂草,卻自有法度,既豪放又嚴謹,直率之氣彷彿暗香浮動。”

陳繼儒心下甚喜,董其昌的品鑑是極有眼力的,正能點到他的得意處——

這對老友在玄賞齋品書論畫直至黃昏時分,董其昌要留陳繼儒用晚飯,陳繼儒婉辭道:“不用了,乘此夕陽殘照,跨鹿回佘山正好。”

董其昌夜裡還有事,也不強留,殷殷送出府門,陳繼儒看到應門的宗翼善,便對董其昌道:“玄宰兄,這宗翼善小有才,往日過錯責罰一下也就行了,讓他回書室侍候吧,不然我來貴府見他應門,總是心下不安,太屈才了。”

董其昌笑道:“好說好說,仲醇為他說情,我豈敢不從。”

看著陳繼儒跨上大角鹿,帶著一僮一僕離去,董其昌反身回府,走過宗翼善身邊時,冷笑一聲,說道:“從明日起,去清掃馬廄,莫在這裡現眼。”

宗翼善就知道陳眉公為他說情會適得其反,果然,但為了老父老母,他還得忍,垂首應道:“是”。

……

戲鴻堂兩層三楹,兩側還有曲房密室,是董其昌閒居養性之所,堂前花木扶疏,半畝小池引來活水清漣,荷葉田田,荷花盛放,在樓房透出的隱隱燈光和朦朦月色下宛若圖畫——

如此良宵美景,董其昌卻沒有題書作畫的雅興,而是一腔yin興,美其名曰養生,董其昌作畫是在畫禪室,品鑑收藏是在玄賞齋,而這戲鴻堂則是董其昌修煉房中術的地方,兩邊曲房密室住著二十多個美姬豔婢供其yin戲採戰,本來這戲鴻堂是絕不許外人踏入的,但今夜這裡卻有一個外客,還是個僧人,碩大的禿頭油光鋥亮,在燭光下顯得尤為觸目——

這僧人姓陳,名賓竹,法號虛凡,是上海一位姓康的吏員為奉承董其昌特意引薦來的,和尚陳賓竹無度牒、無僧籍,自稱已百歲高齡,但看模樣也就三、四十歲,康吏員在董其昌面前盛讚這異僧採戰術甚奇,不須力氣運動,陽物自能呼吸伸縮,採戰時能令婦人攤手瞑目、快活欲死,這讓年已六旬體力衰退的董其昌很是動心,便將這異僧陳賓竹請到戲鴻堂,待為上賓,請教養生術——

自稱百歲神僧的陳賓竹說道:“老衲看董施主氣色,想必平日還要用些藥物助興吧?”這個不用看氣色,單看董其昌一大把年紀有這麼一大群姬侍就知道不服藥不行——

董其昌道貌岸然道:“不瞞大師,董某自五十歲後常服固元丹、百戰膏。”

陳賓竹道:“服藥就落了下乘,而且久服也無效。”

董其昌深以為然。

陳賓竹又道:“老衲有傳至西域的秘術,修習之後,不但夜御數女不倦,更能益壽延年。”

董其昌恭恭敬敬道:“正要向大師請教。”

陳賓竹看著戲鴻堂上燕瘦環肥的豔姬美婢,早已色心大動,說道:“我有妙法,不可言傳——”

董其昌略一沉吟,這些豔姬美婢並非他的妻妾,在房中術而言只是鼎爐而已,既是鼎爐,何妨讓這僧人一用,他也好從中學習到異僧秘術,那被僧人汙過的鼎爐到時趕出戲鴻堂便是,便道:“這裡有七女,請大師任選一人。”

在一邊侍候的七個美婢面面相覷,一個個都往後縮,生怕被這和尚選到,卻聽這百歲高僧說道:“若只一女怎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