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董宦(下),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爺自己要焚宅,以為真是有賊人來放火,持棍棒趕去西院要與賊人相鬥護宅,聽到米倉中有人呼救,便撞開倉門救了那老僕出來,當然,若不是府前有吳推官在,這忠僕就是救了那老僕出來也會被董其昌叫人推回火堆中去。

董府西院的火救下了,這要多虧了昨日那場大雨,使得火熱蔓延不快,不然董府將蕩然無存,還要連累到其他人家。

黃國鼎見董府火起,即派人去舞陽客棧抓捕張原等人,卻撲了個空,隨即聽說吳推官和劉同知與一眾生員去了董府,這才知道事情敗露,氣急攻心,這回真的氣病了。

華亭民眾沒有燒董宦也沒有抄董宦,但董宦徹底毀了,董其昌的名聲已臭,董其昌平日對於向他求字畫的人只要潤筆豐厚,他都不會拒絕,當然,有很大一部分是門生家僕代筆的,而現在,在松江凡是家裡有董其昌書畫的要麼收藏起來,要麼焚燬,再不敢堂而皇之張掛了,會遭人恥笑,街面上有那店鋪匾額是董其昌書寫的,趕緊自己取下,不然就有人來砸匾,城東坐化寺正殿“大雄寶殿”四個字是出於董其昌親筆,這日一大早便有一夥閒漢拿石塊往匾上亂砸,慌得和尚趕緊自己布梯將匾取下,那夥閒漢把匾錘得稀爛,說是“碎殺董其昌”,其實這夥閒漢與董氏無仇,但現在倒董是風氣,閒漢們當然不肯落後——

……

陳繼儒五月二十日一早騎著大角鹿趕到華亭來探望老友董其昌,女弟子王微隨行,昨日傍晚在東佘山,陳繼儒聽說董祖常逼死了生員範昶,以張原為首的生員上門討公道,更有數千百姓圍堵董氏府第,瓢潑大雨都不肯散,最後董祖源和董祖常被捆綁送上公堂……陳繼儒大為震驚,先一日張原還在這裡與他下棋、看碑帖,第二天就鬧出如此大的事!

至於當日夜裡董氏焚宅的事陳繼儒還不知道,是進了華亭縣城才聽說,滿城都在議論董其昌,陳繼儒平日頗肯行善,口碑極好,很受人尊敬,但今日入城,明顯覺得眾人眼光有異,有那相識的老成人上前挽住大角鹿的銜勒,說道:“眉公,借一步說話。”

陳繼儒下了大角鹿,與那故人到街邊樹下說話,那人問:“眉公這是去探望董其昌?”

直呼人姓名,這是很不敬的,陳繼儒長眉微皺,答道:“正是。”

那人便道:“眉公還不知道董氏父子的種種惡行嗎,眉公高風亮節,豈可與董宦為伍,萬萬不要去,眉公先看這個。”把一份手抄的“書畫難為心聲論”呈給陳繼儒看。

陳繼儒看罷“書畫難為心聲論”,長眉軒動,問:“此文是誰所作?”

那人道:“據傳是出於山陰小三元張介子之手,不知真切。”

道冠布袍、不屑裝飾卻美豔不可方物的曲中女郎王微聽說此文是張原所作,便也來看,非常驚訝的樣子。

陳繼儒的這個故人還把昨日之事和半夜董其昌焚宅欲誣陷諸生之事一一說了,說話之際,就有好幾個人圍上來,紛紛痛罵董其昌,要眉公莫要與此惡宦往來,割席斷義才好,不然與眉公清名有損。

陳繼儒淡淡道:“四十多年的交情,怎能不去探望。”示意眾人讓開,他緩步走過人群,身後僕人牽著大角鹿,還有王微幾人跟在後面。

來到董府門前,只見大門緊閉,敲了半天也無人應,陳繼儒在門前徘徊不肯離去,口裡吟誦道:“曉角寒聲散柳堤,千林雪色壓枝低。行人不到邯鄲道,一種煙霜也自迷。”

王微知道這是董其昌的題畫詩,她能體會眉公的傷感,眉公與董其昌是四十多年的文字交、書畫交,今日卻聽到了董其昌如此多的惡行,這究竟是張原等人的惡意中傷,還是董其昌的確就這麼一個人?或者正如張原在“書畫難為心聲論”裡說的,遊於翰墨書畫的是一個董其昌,貪財好色、心術奸邪的又是另一個董其昌,真的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