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一章 行路難,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獲,與張原、文震孟諸人朝夕相處,他的漢學修養與日俱增,還有,上海舉人徐轉訊對天主教主很有興趣,表示到了北京要接受天主教洗禮——
十一月十九日午後,張原一行五條船從徐州北過了黃河,明代黃河就是在徐州與運河交匯,再經淮安奪淮入海,與四百年後的河道完全不同,一過黃河,進入山東地界,景象就大為不同,兩岸民房破敗,民眾皆有菜色,張原向人打聽方知山東六郡今年五個月不雨,遍地蝗災,青州、沂州、泰山數百里如焚,寸芽不生,費縣、昌樂有數百民眾嘯聚為盜,白晝打劫,搶奪糧畜,甚至有人吃人的慘劇——
張原立在船頭右望,心道:“這是晚明的真實現狀嗎,在江南,前年的旱災和雪災也頗嚴重,卻沒聽說有人吃人的現象,也沒有大批饑民為盜,官府雖不作為,但江南士紳的民間救災還是比較得力的,這也應該是江南富戶多的緣故,而在江北,一遇災荒就這麼悽慘嗎!”
二十八日午前行至山東重鎮濟寧,前面運河水道被航船堵塞,無法通行,船工去問,回來說濟寧北面的臨清鈔關被盜賊佔領,過往河船遭劫奪不敢通行,運河南北交通截斷了,張原等人聞言大驚,臨清是鈔關重地,每年關稅在所有鈔關中名列前茅,要緊的是運河交通被截斷,這損失非同小可啊!
黃尊素道:“山東災情如此嚴重,朝廷竟不賑災嗎,饑民為盜,應該以賑災先行,剿撫並重,民變很就能平息的。”
阮大鋮憂心忡忡道:“這一鬧騰不知要到何時,誤了我等考試豈不糟糕。”就商量著是不是改走陸路,繞過山東進京——
張原道:“臨清是朝廷稅收重地,官府不可能不管的,我們在這裡等幾天,河道應該很就能暢通。”
於是一行人就在濟寧等候,河道上堵塞的航船綿延十數里,怨聲載道。
二十九日上午。張原沒心思翻譯《推歷年瞻禮法》,和黃尊素、金尼三人上岸走走,打聽一下前方情況,穆真真、汪大錘、武陵、黃三高四人跟在後面——
濟寧是孔孟之鄉,孔故里曲阜離此不過五十里,物產豐饒,古風猶存,萬曆四十三年冬天的濟寧也受旱災影響。因為運河不通。又因為懼怕盜賊,很多商鋪關門,街市頗顯蕭條。張原幾人從城西門進去,準備繞到北門出城,在北門口見一蓬頭垢面的少女坐在城牆根下哀哀的哭。一個衣衫襤褸的男躺在地上,頭擱在少女大腿上,半死不活的樣,牆根下可以曬到太陽,然而陽光慘淡,沒什麼暖意——
見張原幾個人走過,這少女抬起頭有氣無力道:“救命,救救我丈夫。”並不抱很大希望,今日上午有很多人從她身邊走過。只是看看,隨便問兩句,終還是掉頭走了。
張原走近幾步,問:“怎麼回事,你丈夫這是餓了還是病了?”一面吩咐武陵跑到先前經過的那家饅頭鋪買些熱饅頭來——
這少女凍得小臉發青,低頭看看腦袋擱在她腿上的男,哭道:“我也不知道他是怎麼了。走著走著突然就栽倒在地,我又拖不動他,嗚嗚嗚,他渾身滾燙——”
金尼懂一些西方醫術,摸摸這男額頭。又翻男眼皮看看,不嫌髒汙跪在地上。側頭貼耳聽這男心跳和肺部,站起身對張原、黃尊素道:“應該是感了風寒,發高熱,又飢餓,而且極度疲倦,所以昏迷了,若不施救,會有生命危險,可敝人身邊並無醫藥——”
張原道:“找間醫藥鋪救他一救。”
這時武陵把饅頭買來了,用一個紙袋裝著,遞給那少女,少女也是餓得狠了,不及道謝,抓起一個饅頭就咬了一大口,鼓著腮幫咀嚼,隨即把那咬了一個大缺口的饅頭遞到仰躺著的男嘴邊,含含糊糊道:“丈夫,有饅頭呢,吃一口吧,吃了饅頭就有力氣趕路了——”
那男赤紅著臉,半張著嘴,只是喘氣,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