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五章 打臉,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名聲、離間張社首與翰社同志關係的計策已經是完全失敗了,也就是他九兄汪汝謙這一萬兩銀子白白送出去,卻沒有起到任何對汪氏有益的作用,他帶來的鼓吹手吹吹打打反倒是在宣揚他汪氏造謠不成反賠銀子的醜事啊,哦,萬兩白銀還有一些剩的,收回了七百兩銀子,可偌大的不繫園典出去了,簡直是天大的笑柄!

汪守泰欲哭無淚,狠不得有條地縫鑽進去——

張原對石通判道:“老大人請到裡面小酌兩杯,宴席已備好,這個布莊是晚生姐夫家的產業,今日開張,老大人能光臨,實在是蓬蓽生輝。”

石通判抬頭看著張原書寫的那塊匾,拱手笑道:“恭喜,恭喜,那我就叨擾了。”

晚明士人經商是極普遍的事,甚至有生員嫌月考、季考麻煩,乾脆主動要求去掉生員功名好專心經商,這主要是因為舉人、進士太難考了,與其一輩子蹉跎場屋,還不如早些抽身幹些別的,這其實是很明智的選擇,士人經商之風在江南尤甚,就算沒有官紳背景的純粹商人地位也並不低,只要有錢就行,所以石通判對張原的姐夫經商絲毫不覺得訝異,張原是本科解元、翰社社首,前程不可限量,豈是一般舉人能比的,當然了,要他石通判特意來為一布莊道喜那他是放不下這個顏面的,但這時適逢其會,豈有拒絕的道理。

張原請大兄張岱和他一起陪石通判,其餘翰社社員和石通判帶來的一干官差都到街頭的醉仙樓用餐,武陵自會去結賬,汪守泰送來的萬兩白銀不是還餘三百兩嗎,正好用來請客吃飯還有作為過幾日不繫園雅集的用度——

酒席上,張原把今日之事的前因後果對石通判如實說出,石通判一早聽說了昨夜落第生員鬧貢院之事,那案子由布政使司衙門和按察使司衙門處置,杭州府衙並未與聞,這時聽張原把事情原委和捐獻銀子的來源一一說了,石通判雖然覺得自己被張原小小的利用了一下,稍有不爽,但這事對他而言顯然是有利的,手中有銀好辦事啊,張原能把銀子捐出來也足見其清廉,不然的話張原就是把銀子留下也沒犯什麼律法——

石通判笑道:“解元郎智慧人所難及啊,汪汝謙也算是名士,卻造這樣的謠言,實在是愚蠢,現在又以巨資來修好——張解元真的不追究此案了?”

石通判並不明其中奧妙,以為汪汝謙送銀子來真是向張原求饒修好的——

張原含笑道:“晚生當然是有信義的人,汪汝謙既已知錯並且大張旗鼓賠禮道歉,我是不會再出面追究此案,但此案涉及的並非是晚生一人,還牽連到兩位主考官,國有律法,誣陷有罪,相信何方伯、張分守和葉御史會秉公處置此案的。”

石通判心道:“這個張原,小小年紀,見財不貪,心計極深啊,以後的朝堂當有此子一席之地——”

……

汪守泰面色紫漲,眼睛佈滿紅絲,羞憤啊,大步往湧金門而去,八個汪氏僕人跟在後面,那一班吹鼓手追上來叫道:“汪老爺,別跑這麼快啊,這工錢還沒給呢——”

被人追著討要工錢這成何體統,汪守泰站住腳,在腰間一摸,沒帶銀錢,問那些僕人,卻都沒帶錢出來,便道:“隨我到西湖邊付你們工錢。”

為首一個嗩吶手瞅著兩個汪氏僕人抬著的那隻小木箱,嘟噥了一句:“這箱子裡不是有銀子嗎。”

這嗩吶手只是隨口那麼一說,汪守泰卻是勃然大怒,吼道:“這是二十兩一錠的銀子,你們這些窮鬼一年能掙到這麼一錠嗎!”

一班鼓吹手不敢回嘴,臉色都頗不忿,跟著汪守泰來到西湖邊,汪守泰向美婦徐安生要了二錢銀子丟到岸上,喝道:“快滾!”

一班吹鼓手罵罵咧咧走了,那美婦徐安生見汪守泰這般急怒神色,心知此行事情不順,她自不會討沒趣詢問,反正等下就會知道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