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五章 打臉,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百三十五章打臉
汪守泰也不進店去坐,只在盛美號布莊大門前站著,那四隻醒目的銀箱擺放在鋪滿紅色爆竹碎屑的門階上,一班鼓吹洋洋沸沸,不斷有人過來打聽有何喜事?汪守泰只是淡淡道:“徽州汪氏來給張解元賠禮道歉,早先有些誤會,現在和解了。”
汪守泰這不鹹不淡的解釋讓那些人更好奇了,到底是什麼誤會?怎麼就和解了?搬這銀箱來做什麼?汪守泰不多作答,這些人就向退在一邊的那八個抬銀箱來的汪氏僕人打聽,果然得到了詳盡的解釋,卻原來是汪氏某人懷疑張解元及其主盟的翰社在這次鄉試中舞弊,不然翰社如何能高中二十八人,坊傳是主考官預定翰社二十八星宿上榜,但現在才知道是誤會,汪某人決定賠償張解元白銀萬兩和西湖邊的名園“不繫園”——
解釋這些事時,汪氏僕人自然顯得很悲憤的樣子,那些打聽者自然就聽出了言外之意:汪某人是迫於張原的威勢,這才以萬兩白銀和西湖名園來和解——
張原掄魁、翰社大捷,本就是遭人妒忌之事,這是人性使然,現在又聽說張原逼迫他人以巨資和名園還要這般吹吹打打來賠禮道歉,實在是囂張跋扈啊,所以聞者大譁,都聚在盛美號布莊前指指點點、發洩不滿,那汪守泰一再請求圍觀者散去,莫要影響他汪氏負荊請罪的誠意,但那些圍觀者豈肯聽,人越聚越多,這萬仙橋兩側店鋪雲集,雜貨店、山貨店、竹貨店、大緞店、南北香料店、南果店、海菜店、米行、雜糧行,布店、紙店、生熟藥材行等等,林林總總有上百家,往來的人本來就多,這下子更將盛美號布莊這半條街擠得水洩不通——
忽聽有人喊:“張解元回來了,張解元回來了。”
人群讓開一條道,幾個健僕護著一頂逍遙轎來到盛美號布莊前,從轎中下來的正是張原,對門前人群如堵的景象並不在意,掃了一眼階前的四隻銀箱,故意傲慢地問汪守泰:“你是何人,汪汝謙沒來嗎?”
汪守泰心道:“果然是少年得志,意態輕狂,把圍觀人眾都不放在眼裡啊,很好,很好,看這樣子還真要收我這萬兩白銀。”謙卑道:“在下汪守泰,汪汝謙是在下族兄,我族兄畏張解元鋒芒不敢前來,就由在下出面,銀子和不繫園的地契在下都帶來了,張解元請看。”一擺手,四個汪氏家僕上來將銀箱開啟——
正午陽光照耀,銀箱裡的銀錠熠熠生輝,圍觀人眾驚歎聲響成一片,豔羨、嫉妒、鄙夷、貪婪……種種複雜神態千人千面不一而足——
張原點點頭,說道:“汪汝謙既已知錯,並向我和翰社同仁賠禮道歉,那貢院造謠案我就不會再追究了,請他放心。”
汪守泰叉手道:“多謝張解元寬宏大量。”心裡冷笑:“你還真把自己當作布政使、按察使了,可笑。”
張原先讓姚叔、武陵幾個把四隻銀箱搬到大門另一邊,又讓武陵抱出一隻小木箱,從銀箱裡取出五十錠銀放在小木箱裡,這銀錠二十兩一錠,五十錠就是一千兩,汪守泰瞧得納罕,不知張原這般做作是為何?
張原又讓人將一張小書案擺出來,筆墨紙硯侍候,就在大門前眾目睽睽下與汪守泰訂立典園的契約,所謂典用不繫園,就是說不繫園依舊屬汪汝謙所有,張原支付七百兩銀子訂立契約後取得七十年的使用權,在這七十年內無須支付園主任何費用,期滿後園子交還園主,當然,按規定園主可隨時用七百兩銀子把園子的使用權贖回去,但張原要求契約寫明七十年內不許贖回——
對於早已適應了七十年使用許可權的張原來說,這等於是用七百兩銀子買下了不繫園啊,據說汪汝謙建不繫園所費不下萬金,豈不是大賺,但汪汝謙、汪守泰又如何能猜得透張原要典園七十年的深意和奧妙呢。
而對於圍觀民眾而言,典園一年費十兩銀子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