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一章 蘇幕遮,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次日一早,那些新投靠的婢僕家奴就趕到“解元第”牌樓前等候家主使喚了,昨夜少主張解元回來,神色間似對他們有些不滿,所以他們今日來得更早了,個個備有禮品進獻一辰時初,牆門開啟,張原陪著父親張瑞甄走了出來,身後是來福、
石雙、符成、符大功諸僕,張瑞陽當眾說了不接受這些人的投獻,相關田契地產全部還給這些人,請這些人以後各安本業,不要再來東張侍候了。
真如晴天霹靂,這些捧著禮盒的婢僕全懵了,隨即跪倒哀求,說是生為張家人死為張家鬼,今日就是死在牌樓下也決不離開張瑞陽心有不忍,皺著眉頭,看著兒子張原。
張原對這些人誇張的表現很反感,心道:“又不是在我家待了幾十年的老家人,有這麼深的感情嗎,還生為張家人死為張家鬼,無非趨炎附勢而已。”說道:“家嚴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各位鄉親就不要再羅嗦了,我張家不接受投獻靠身,若缺人手的話會立契僱傭,不需要你們投靠侍候,這些田契家嚴與我俱末背書,還是你們的,都領回去吧。”
這六戶人家死活不肯領回各自的田契,要賴在張原家。
張原作色道:“難道各位要我請縣衙的典史人來處理這件事嗎!”這六戶人家見張原父子態度決絕,不敢在堅持,領了各自田契、提了禮盒,垂頭喪氣回去了,這幾日他們已經向四鄰誇耀他們靠身張解元家了,哪會想到今日會被趕出來,沮喪、羞惱、憤恨……
張瑞陽看著那些人離開,嘆道:“倒把這些人給得罪了。”張原道:“該得罪還是要得罪,不做老好人今日是衙門休沐日,父親與我一道去拜見徐府尊和劉縣尊吧。”
張原和父親張瑞陽先去西張拜見張汝霜,張汝霜已經聽說早間張瑞陽斥退那些投獻者之事,心道:“這定是張原的主意,張原有大志向啊,未雨綢繆,這是要避免他人被人抓把柄嗎?”笑道:“我山陰張氏解元、狀元都有了,放眼江南,數一數二人家。”又問了董、汪造謠之事,說道:“只怕還有主使者,錢謙益是東林黨人,宣黨最忌他,歸安韓敬視錢謙益如寇仇”說到這裡,忽然失笑:“張原,你出身山陰張氏,打著浙黨的烙印,但現在房師楊漣、座師錢謙益,都是東林黨人,東林二君部元標、高攀龍又對你大為賞識,你會很尷尬啊,入京之後要看你自己的交際手段了,切忌兩面討好,那樣只會兩面得罪。”
張原唯唯稱是,想說而沒有說的是“婁一個人當然勢單力薄,但我可以自立一黨,合縱連橫,左右逢源、”巳時三刻,張瑞陽、張原父子來到紹興府衙拜見知府徐時進,獻上給老師的贅禮,徐時進是張原府考時的考官,也算是張原的老師,張原能高中解元,徐時進當然也很高興,怎麼說張原也是他的門生,看張原這連捷的勢頭,明年春闈極可能高中,張原今年才十八歲,前程不可限量,所以徐時進對張瑞陽、張原父子極為客氣,要留二人用午飯,這時離午飯時間尚早,張原婉辭道:“學生還要去拜訪劉縣尊,順便向縣衙禮房呈報申請參加會試的諮文。”
山陰劉知縣見到張瑞陽父子,更是滿面笑容,稱張瑞陽為“泉翁”稱張原為“介子賢弟”並直言說以後若有什麼事就請張瑞陽直接來縣衙找他,這擺明是給張瑞陽請託的權利嘛,張瑞陽謙遜道:“除了諸如義倉賑災這樣的地方公益,治民絕不敢入公門,前幾日投獻的民戶,治民也好言勸他們回去了,就是怕惹是非。”
劉知縣半信半疑,很少有鄉紳能做到不入公門請偈居間的,當下誇讚泉翁高風亮節,今日縣禮房本來不辦公,劉知縣讓人把禮房書吏叫來,給張原填寫好了參加會試的諮文,等到下月初五日前收齊本縣舉人參加會試的諮文再一併送到府上去,估計下月底省裡批覆的“公據”就會發至各縣這日傍晚,張瑞陽在“解元第”牌樓前的空場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