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二章 後花園情結,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百四十二章後花園情結
閏八月二十三日午後,張原去西張約大兄張岱同赴會稽王炳麟的舉人宴,卻見三兄張萼立在門前白皮松下與魯雲谷客客氣氣揖讓,昨晚西張的張岱幾兄弟都來東張喝酒,張萼卻沒有來,張原納悶,張萼最愛湊熱鬧的,怎麼會不來赴宴,難道自卑了,現在才知道是張萼那個四個月大的兒子生病高燒不退,紹興名醫就數魯雲谷最擅長小兒科,張萼以前與魯雲谷有點齟齬,路上遇到魯雲谷都是翻白眼不理睬的,如今為了兒子,也得放下紈絝架子——
看著魯雲谷和背藥篋的童子走遠,張萼道:“今日方知做醫生的神氣,還真有求到他的時候。”
張原笑道:“醫術高明才神氣,不然也是討打。”
張萼大笑起來,說道:“有一笑話,一醫生醫壞了人,為彼家所縛,夜半逃脫,赴水遁歸。見其子方讀《脈訣》,搖頭說:‘我兒讀醫書可緩,還是學游水要緊’,不知魯雲谷兒子學會游水沒有?”忽然醒悟魯雲谷正給他兒子看病呢,這笑話講不得,便問張原來此何事,得知是要去王思任府上喝酒,也不管王炳麟有沒有邀請他,道:“那我也去,我那個逆子昨夜嚎哭不休,若不是我兒子早已打殺,去,去,一起喝酒去。”讓福兒進去稟報一聲。
張岱帶著健僕馮虎出來了,兄弟三人和武陵、來福、能柱、馮虎四僕一起往越王橋方向而行,來福挑著一擔張原謝師的贄禮,沿途民眾見到張原都是笑臉相呼“解元郎”,張原還禮不迭——
張岱笑道:“介子,你實讓我嫉妒,本來我十九歲中舉是很有興頭的事,現在全讓你這個十八歲解元郎比下去了,還不如當初補生員風光。”
張萼大笑:“既生瑜何生亮啊。”
張原笑道:“那怎麼辦,要不明年春闈我把狀元讓大兄吧。”
張岱哈哈大笑。
從西張狀元第到越王府三里多路,再過去兩裡就是杏花寺,在杏花寺前正遇姚簡叔,姚簡叔也是來赴王炳麟功名宴的,對張氏三兄弟道:“才申時末,筵席還沒開始,我帶你們去見一個人,就在這杏花寺後面——”
張萼道:“美貌尼姑?”
姚簡叔笑道:“諸暨才子陳洪綬,字章侯,宗子應該聽說過吧。”
張岱喜道:“畫痴陳章侯,杭州名家藍田叔的高徒,我看過陳章侯畫的水滸人物葉子,絕妙,倪元璐都佩服的——陳章侯怎麼會在杏花寺?”
姚簡叔道:“其母今年二月病逝,其兄與他爭田產,陳章侯乾脆就把家產全部讓給其兄,帶著新婚妻子從諸暨遷到會稽定居,新任會稽縣令來斯行就是他岳父嘛,僦居的屋舍是杏花寺的房產,前些日子給寺裡畫了維摩詰圖。”
張原心道:“陳洪綬不就是陳老蓮嗎,人稱大明三百年無此筆墨,人物畫是一絕,嗯,去見識見識。”
來福四人在寺門前等著,張氏三兄弟跟著姚簡叔繞到杏花寺後面,就見臨河屋舍數間,圍著一人高的籬笆牆,小扣柴扉,便有老僕來應門,見是姚簡叔,便開門讓他們進去,說道:“我家公子正在作畫。”
張原跟在姚簡叔來到陳洪綬的書房,只見一個白冠白袍的青年儒生在專心致志繪畫,這儒生年約十八、九歲,頭也不抬,只說了聲:“請坐。”自顧作畫。
這儒生當然就是陳洪綬,張原幾人立在一邊看他作畫,畫的應該是道教神仙,天女散花紅,羽衣絢爛,陳洪綬下筆極快,須臾間畫好一個人物的面目,又直起身仔細端詳,然後又落筆如風——
夕陽落在白馬山外,書房裡光線陡然一暗,陳洪綬依然專心作畫,只把腦袋俯低一些,隨即便有一個婢女進來點燈,張原輕輕一扯大兄的衣袖,與姚簡叔、張萼一起退出。
出籬門時張萼讚道:“果然畫得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