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零七章 慈母心,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商澹然便知是王思任之子王炳麟,就讓乳孃周媽抱著襁褓中的鴻漸出來給王炳麟看,雲錦、兔亭,還有履純、履潔兩兄弟也跟著出來了。

四個月大的小鴻漸剛睡醒,睜著烏溜溜的眼睛,也不怕生人,吮著大拇指,悠然自得,邊上護駕的履潔道:“不許吮手指頭,舅母說了的,不許吮。”把鴻漸的小手從嘴邊拿開,這小嬰兒突然“哇”的一聲大哭,嚇得七歲的履潔趕緊放手,小嬰兒就只哭一聲,依舊“吧嗒吧嗒”有滋有味地吮他的拇指——

王炳麟笑道:“好極,哭聲宏亮,精神健旺。”摸了摸鴻漸的小臉蛋,對宗翼善道:“這鼻子、嘴巴很象介子,額頭和眉毛不象,這眉毛比介子生得好。”

履潔快嘴快舌道:“外祖父、外祖母都說小鴻漸的眉毛象我舅母,鼻子嘴巴象我介子舅舅。”

王炳麟將一塊五色小玉佩掛在小鴻漸脖子上,道:“這算是見面禮,好了,抱進去吧,鴻漸賢侄,三年後京中再會。”

張汝霖在西張那邊準備了筵席,請王炳麟一眾送行的客人去喝酒,這邊商澹然吃了一碗肉粥,給小鴻漸餵飽了奶,帶了乳孃周媽、雲錦、玉梅這兩個侍婢,還有一個名叫白馬的小廝,這些人都是要跟著她去京城的,張瑞陽又讓他的老僕符成也跟去侍候,符成前些年一直跟著張瑞陽在開封周王府,見多識廣,辦事麻利,雖已年近六十,但身子骨還很健朗,這長途遠行,也的確需要這麼一個老成能幹的忠僕打點,符成的兒子符大功已經成家,留在山陰——

一行人從後院門到投醪河邊上了那條四明瓦白篷船,這船是西張的,商澹然與張岱之妻劉氏同乘,另有一艘三明瓦船,由張岱之父張耀芳與眾僕乘坐,張耀芳要一直送到京城去,這投醪河原本清淺無法行船,今年春張汝霖僱了三百民夫疏通了二里河道,現在張氏的船已經可以經此允入廟河了。

張母呂氏由兔亭和翠姑攙著走到投醪河邊來,大肚子的伊亭跟著,商澹然在船上見阿姑眼淚汪汪,趕緊把鴻漸給周媽抱著,她上岸攙著阿姑呂氏道:“阿姑,你怎麼又出來了,先前不是已經說好不要出來送的嗎——”

張母呂氏朝船上招手:“抱下來,抱下來,小心些。”這當然是把她乖孫鴻漸抱下來。

周媽便把鴻漸抱下船,張母呂氏拉著鴻漸的肉肉的小手,叫“乖孫”不迭,眼淚打溼了襁褓,襁褓中的小鴻漸咧著嘴笑。

商澹然怕阿姑戀戀不捨太傷心,就故意道:“阿姑,那我和鴻漸今日不走了,過兩天再走吧,也好多陪陪阿姑。”

一聽這話,張母呂氏趕忙收淚道:“這怎麼行,今日是出遠門的良辰吉日,翻了《玉匣記》的,而且給原兒的信也是說你們母子今天啟程,原兒會在京中等候,若晚去他豈不焦心。”說著,用絹帕拭了拭眼淚,笑著對小鴻漸道:“乖孫,到京中去見你父親,他還沒見過你呢,見這般可愛,可知有多快活。”又左右各親了小鴻漸一口,這才道:“你們上船去吧,我在這看著。”該叮囑的事這些天也不知叮囑了幾十遍了,離別之際,倒沒什麼太多話要說。

商澹然對伊亭輕聲道:“伊亭姐姐,我和鴻漸走後,你趕緊就搬過來住,多陪陪阿姑,別讓她過於牽腸掛肚。”

伊亭道:“我曉得,你放心去吧,路上照顧好小鴻漸,到京中就給母親寫信報平安。”

商澹然上船去,這時張岱之妻劉氏也帶著一群婢僕上船來,劉氏這次帶進京的有婢女僕婦七人,還有兩個小廝和兩個老僕,四明瓦船寬大,也盡住得下。

又過了一會,張汝霖等人送張耀芳出來了,張耀芳的妻子陶氏也來相送,過橋來與張母呂氏說話,看著兩條船駛去,張汝霖、張瑞陽、張炳芳、張萼等人跟船送一程,呂氏、陶氏這些女眷就只有留在原地眼淚汪汪,陶氏還好些,陶氏還沒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