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四章 說死,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個月前就回去了。”

張原道:“那下次再說吧,客嬤嬤有事儘管吩咐。”

客印月道:“多謝張先生,張先生真是誠信君子。”

這時鐘本華過來道:“張修撰,明日中秋節,內城不宵禁,雜家請你在十剎海飲酒賞月如何?”

張原道:“抱歉,鍾公公,我已約了幾位翰社友人一起聚會,改日再來叨擾公公吧。”

鐘太監道:“張修撰何妨請諸友一起來,張修撰是知道的,雜家在杭州是有名的好客,文人雅士、高朋滿座,十剎海的月色比得西湖月色,張修撰不要錯過。”

盛情難卻,張原道:“那好,明日傍晚我呼朋喚友來打擾公公。”

鐘太監喜道:“求之不得,求之不得。”

……

黃昏時張原出東安門,卻見師兄徐光啟在等著他,徐光啟道:“介子,一直想請你去西城天主堂觀摩,卻是不得閒,今日去看看,如何?”

張原看徐光啟臉色有點不對勁,道:“好,這就隨師兄去。”讓武陵回東四牌樓,汪大錘和穆真真隨他一起去天主堂。

天主堂在宣武門內東隅,距離東安門有七、八里路,徐光啟乘上馬車,讓張原也上來,張原看了一眼穆真真,穆真真輕聲道:“少爺,不要緊的,沒感覺呢。”

張原坐上馬車,問:“徐師兄,是不是南京耶穌會有什麼事?”

徐光啟問:“介子也看過今日的邸報了?”

張原道:“沒有,我今日入宮進講,沒看到最新的邸報。”

徐光啟道:“介子真是料事如神、洞察入微啊,你去年說的王豐肅還會惹禍,果然事發矣,南京禮部侍郎沈榷去年九月就有《參遠夷疏》要求查封南京天主教堂,還把王豐肅拘押起來,當時是你出面暫時化解了危機,但沈榷哪裡甘心,今年五月又有《再參遠夷疏》送到通政司,卻又因為梃擊案發,內閣一時無暇旁騖,本月沈榷又上了《參遠夷三疏》,要求將在華的泰西傳教士盡數驅逐出境,這是今日邸報刊出的,沈榷這一回是來勢洶洶,聯合了南京禮部郎中徐如珂、禮科給事中晏文輝、餘懋孳等人一連上了幾道疏,方閣老支援沈榷,擬旨要南京刑部先拘捕王豐肅、謝務祿,查封南京天主堂,而下一步就是要下達禁教令,若真到了那個地步,利公在中華數十年的心血就白費了。”

張原眉頭緊皺,聽徐光啟又道:“沈榷的奏疏著實可笑,說驅逐遣散了大西洋的天主教眾,國家就太平萬萬年,再無意外之虞,那徐如珂也算得是名儒,卻也隨聲附和,他們的奏疏還提到了你的冰河說,認為這正是西洋星官學說的流毒,說朝中官員、各省士子都有中西學之毒者,必須剷除,才能還朗朗乾坤。”

張原道:“鼠目寸光、固步自封之輩,誤國卻自以為是護國,可笑!可鄙!”

徐光啟道:“我已寫好了為西學、為耶穌會辯護的奏章,介子你先看看。”說著,從懷裡摸出一卷稿紙,遞給張原。

張原展開來看,開篇寫道:“臣見邸報,南京禮部參西洋陪臣龐迪峨等,內言‘其說浸淫,即士大夫亦有信向之者’;又云‘妄為星官之言,士人亦墜其雲霧’,曰士君子、曰士人,部臣恐根株連及,略不指名,然廷臣之中,臣嘗與諸陪臣講究道理,書多刊刻,則信向之者,臣也;又嘗與之考曆法,前後疏章俱在御前,則與言星官者,亦臣也……”

徐光啟這是挺身而出把他自己和龐迪峨、王豐肅等人放置在一起待罪自辯了,這是需要勇氣的,很多人遇事唯恐連累到自己,撇清都來不及,在這份數千字的辯護疏中,徐光啟從他接觸天主教義到信仰的歷程一一道出,反映了一個求知上進計程車大夫是如何在不棄儒學又信仰天主的精神之路,又逐條剖析大明士庶對西洋天主教義和教徒的種種誤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德

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