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四章 說死,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校聽,接著說道:“所以佛教所言也是有可能的,三皇孫解除了疾病的痛苦也是一種解脫;其次,三皇孫與殿下是兄弟,他既去了那不可知的地方,殿下懷念他可以,過於傷心則不好,還是要好好將養身體,既然活著,那就要好好活著。”

朱由校點點頭:“張先生說得是,若是重新投胎做人,又要一年一年長大,好難熬的,我真想快快長大。”

相信有來生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有信仰的人為人處事就有底線,不容易歇斯底里,張原含笑道:“殿下這麼想就對了,長大了才好。”

卻聽朱由校又道:“長大了我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張原問:“殿下長大了想做什麼事?”

朱由校遲疑了一下,看著張原道:“張先生,我說實話你不要責罵我。”

張原道:“誠實總是美德。”

朱由校便道:“我長大後若沒有其他事的話我還是想玩玩遊戲、做做木工活,想著我三弟這麼小就死了,所以我要多玩玩,不然太吃虧了。”

十二歲的朱由校從自己弟弟夭折之事上總結出了要及時行樂的道理,這沒什麼好指責的,張原這時不能和皇長孫講什麼“敬始、慎終,追遠”這種追求道德穿越的生死觀,儒家的道德理想是一種高遠的目標,很難達到,晚明士紳享樂成風,人性的覺醒最先表現出來的是自私、是我行我素、是蔑視傳統道德規範——

張原這時也不能對朱由校說“過幾年你就要當皇帝了,你還得學習,不然以後看臣子的奏疏都看不懂,不就全由太監擺佈了,魏忠賢也不識字,文盲對文盲,正好忽悠你。”說道:“殿下愛好遊樂、木工,這也沒什麼不對,不過書還得讀,讀書明理,能辯忠奸,殿下是皇長孫,是天下百姓之望,殿下行一點點善,對天下而言就是大善,就能利益萬民。”

朱由校點頭道:“是,像張先生就是忠臣,先前的周講官就不怎麼忠,這就是我出閣讀書後才明白的。”

張原微微而笑:“多謝殿下誇獎,不過呢,有時忠言逆耳,殿下以後聽到不中聽的勸諫不能只憑好惡來判斷忠奸,而要多方面考慮,要多聽取別人意見,不能專聽一個人的。”

朱由校道:“張先生說的話既是忠言又中聽,我就聽張先生的話。”

張原道:“我不是聖賢,肯定也會做錯事說錯話的時候,殿下不能專聽我一人之言,像孫先生、馬先生都是很好的講官,殿下也要聽取他們的善言,同一件事多聽幾個人的意見,然後自己來決斷,這就叫偏聽則暗、兼聽則明。”

朱由校點頭,對客印月道:“嬤嬤,張先生真是謙虛啊。”

客印月那雙媚目瞅著張原,應道:“是,張先生很是謙虛,做錯了事也敢承認。”

朱由校奇道:“張先生做錯了什麼事?”

張原渾身一燥,就聽客印月答道:“嬤嬤是打比方,是說張先生品德好。”眼風朝張原輕輕一撩。

張原微笑道:“多謝客嬤嬤美言,客嬤嬤今日沒給殿下準備點心嗎?”

客印月眼風又是一撩,說道:“哥兒這幾日寢食不安呢,哥兒,聽了張先生這一番話,心裡舒坦些沒有?”

朱由校道:“舒坦多了,三弟由楫肯定是投胎做人,又重新吃奶了。”

客印月道:“哪有這麼快,還要十月懷胎呢。”見張原眼睛看過來,白如凝脂的臉頰微微一紅。

朱由校的確覺得心開了許多,也有些胃口了,說道:“那嬤嬤去給我拿些窩絲虎眼糖、佛波羅蜜,還有花果子油酥來吃,也給張先生帶幾塊甘露餅來。”

張原一聽“甘露餅”三字,忙道:“我不吃。”

一旁的客印月唇邊含笑,說道:“這甘露餅是光祿寺送來的。”

張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