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零六章 稍縱即逝,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軍士已全滅,但割到的建奴首級只有一千一百二十三個,這些都是衝到明軍陣中被殺死的,死在高地下的建奴屍首被撤退的建奴軍隊帶走了,估計也有一千有餘——
援遼總兵趙夢麟戰死、保定總兵王宣重傷,千總以上的軍官死傷十餘人,這讓杜松極為沮喪,他並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已經改變,只為損兵折將而焦慮——
親衛來報,周慶虎回來了,同來的還有鐵嶺遊擊鄭國良,鄭國良是奉馬林之命前來與杜松聯絡。
杜松見到周慶虎,忙問穆敬巖何在,得知穆敬巖受了重傷,杜松急命軍醫趕去醫治,定要保住穆敬巖的xing命。
哨探還報說建奴大軍已經往太蘭岡方向退去,杜松這才確信奴爾哈赤已經退兵,看來的確是赫圖阿告急,建奴不得不回師去救——
杜松與張銓數人至蘇子河畔與馬林、潘宗顏、金臺吉、布揚古相見,共議對策,馬林主張遣使急報坐鎮遼陽的楊鎬,等候楊鎬的命令;潘宗顏和布揚古力主尾隨建奴大軍前往赫圖阿拉,配合東、西兩路明軍協同作戰;杜松也是主張繼續進攻赫圖阿拉——
馬林指著不遠處的界藩山道:“此山上建奴步騎近萬人,不先剿滅如何能進逼赫圖阿拉?”
張銓道:“界藩山上絕大多數是修築界藩城的步卒,戰力平平,騎兵不過數百,老奴之所以留他們在此,正是為了牽制我西、北兩路軍,以便其大部從容回師橫崗(即赫圖阿拉)應對東、南兩路大軍,以我之見,還當置界藩山上的建奴步卒不顧,徑自率軍進逼橫崗,不求速戰,步步為營,穩健推進,讓建奴有腹背受敵之憂。不敢全力進攻清河與寬甸的兩路大軍,如此可獲大勝。”
杜松、潘宗顏都以張銓所言為是,馬林卻道:“若山上建奴襲我後路又當如何?”
這的確不可不慮,張銓道:“那就引敵下山集中兵力殲滅之。”
馬林不再反對,他也想立功,界藩山的敵軍是比較好對付的,而且楊鎬的軍令十四章之第二章就有“本路雖殺賊收兵,見別路為賊所乘,不即救援者。明系觀望,主將以下領兵官皆斬”的規約——
……
午後未時,大明西、北兩路軍開始離開薩爾滸谷地向太蘭岡方向前進,界藩山上的後金騎兵起先按兵不動,待見明軍車營輜重也開始離開。奉命擔負襲擾任務的五百後金騎兵突然就衝下山來,淌過界藩河嚮明軍後營發起衝擊,等到明軍主力兩翼包抄過來,這些狡猾的建奴又快速退回界藩山,明軍騎兵行動不如虜騎迅捷,無法堵截住這隊虜騎——
誘敵不成,反折了好些步卒。杜松與馬林決定先掃清界藩山上的建奴,杜松的西路軍能戰計程車卒尚有萬餘、馬林的開原軍主力未損,再加上葉赫部的騎兵,總計大約四萬人。界藩山上的後金軍大約五千人,絕大部分是輔兵和廝卒,很少參與衝鋒陷陣,雖然奉奴爾哈赤之命死戰。但在明軍火炮和火槍的shè擊下,這些沒有厚甲防護的後金步卒死傷慘重。激戰兩個時辰,吉林崖的五千建奴全軍覆沒、盡數被殲,明軍也付出了傷亡近兩千的代價——
杜松總算鬆了一口氣,全殲了界藩山的建奴,那他撫順軍傷亡人數就不會那麼怵目驚心。
清理戰場,把戰死和重傷計程車兵送回瀋陽,這一夜,明軍就在界藩山安營紮寨。
……
從廣寧移駐遼陽的楊鎬三月十一ri午前接到東路劉綖信使的捷報,劉綖與朝鮮聯軍自三月初六從寬甸堡進兵以來,連克牛毛、馬家諸寨,擊斃建奴兩個牛錄額真,殲敵三百餘,前鋒部隊現已至阿布達裡岡,距赫圖阿拉一百二十里。
同時劉綖所部的遊擊喬一琦報稱:“有建奴jing兵五百餘騎,直逼對山誘戰,連誘連退,多設路障,遏阻我軍——”
只數ri時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