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零四章 薩爾滸!薩爾滸!,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林一路。”

於是,一萬五千後金騎兵向四十里外的薩爾滸加速前進。

大明西路軍前鋒遊擊汪海龍辰時初就已抵達薩爾滸山谷谷口,午前哨探到谷口有數百敵騎,但這時一個都不見,運送石料的民夫也都收縮到界藩山上,汪海龍謹記杜總兵不得冒進的嚴令,派人向杜松請示。

杜松策馬來到薩爾滸谷口,察看地形,遠處是巍峨險峻的鐵背山,渾河與蘇子河在山下交匯,鐵背山西麓與界藩山相連,界藩山上建奴修築的城牆依稀可辨,在界藩山靠東邊一端,聳立著絕壁千仞的吉林崖,渾河由東向西繞界藩山而過,河南這一片谷地就是薩爾滸,地勢起伏,林木茂密——

杜松取千里鏡遙看,見界藩山築城的建奴正向吉林崖聚焦,這當然是要據險自守,再仔細看時,這些築城的建奴並非民夫,而是建奴的步卒。

總兵王宣建議立即進攻吉林崖,佔領界藩山,擊潰建奴步卒,同時分兵八千佔據西面的薩爾滸高地,以防備建奴騎兵突襲明軍後路。

這種佔據高地、互為犄角是很常見的步兵戰術,杜松這一路軍雖也有六千騎兵,但明軍的騎兵與後金騎兵沒法比,只起到一個加快行軍的作用,騎射衝擊力甚弱,所以行軍佈陣都是採取步兵戰術。

杜松綽號“狂夫”,作戰勇猛卻短於計謀,但這次出兵瀋陽以來,行軍卻頗謹慎,很重視哨探,這時聽王宣說要分兵,便道:“多遣哨騎偵察,看奴酋前來阻擊我軍的步騎現在何地,若離得尚遠,我軍就先拿下界藩山,進攻界藩山要先渡過界藩河,若一時攻不下,強敵襲我後路,我軍進退不得豈不腹背受敵。”

王宣有些詫異,杜松一向是喜歡搶功勞的,此番為何如此持重,須知界藩山上建奴步卒的人頭可都是軍功啊!

杜松當然有些考慮,近三萬大軍出瀋陽進逼赫圖阿拉,除非奴爾哈赤是死人,不然怎麼也得知訊息派兵來迎擊了,不可能讓明軍直逼赫圖阿拉,所以杜松早有惡戰的準備,還有,年初張原曾讓人帶信來提醒要防備建奴集中兵力對付撫順這一路,對此杜松是半信半疑,四路大軍進逼赫圖阿拉,奴爾哈赤當然是要分兵迎敵的,若是專對付他這一路,那其他三路如何應對?

——杜松絕不相信奴爾哈赤能在不到一天的時間殲滅了他的三萬大軍,然後揮師北上又擊潰了馬林的北路軍,再截擊東路的大明與朝鮮的聯軍,薩爾滸之戰會以明軍四路出擊三路潰敗而收場,張原也沒對杜松提過這種可能,因為這樣只會讓杜松不相信他說的任何話,而現在,杜松對張原還是相當敬服的,雖說不大相信奴爾哈赤會集中兵力在赫圖阿拉西路,卻也不敢大意,行軍都是哨探先行,隨時準備遭遇戰

眾將正說話間,一騎探馬急馳來報,有大隊建奴騎兵在四十里外的扎喀關,皆是披甲騎兵,總數不下萬人。

杜松叫一聲:“來得好!”命大軍迅速佔據薩爾滸高地,掘壕挖塹修築防禦工事,又派人催促車營參將柴國棟加速前進,車營火炮要在高地列陣,準備迎敵,經過張承胤的失敗,明軍對與後金的野戰加倍警惕。

在薩爾滸谷口負責警戒的四百後金騎兵探知明軍到來,乃設伏於界藩河畔,只待明軍渡界藩河向山上守軍進攻時突然衝出襲擾,不料明軍並未來攻界藩山,而是佔據谷內高地開始修築防禦工事,看著源源不斷到來的大批明軍,這四百後金騎兵不敢擅動,現在只有等援軍到來再兩面夾擊明軍。

午後未時初,代善和皇太極所領的一萬五千騎兵過了太蘭岡,這裡離界藩山只有二十里路,哨探來報說明軍駐薩爾滸高地,並未進攻界藩山,這讓皇太極大失顏面,他一向料事極準,這回卻失算了。

一向與皇太極在奴爾哈赤面前爭寵的代善心裡冷笑,面上道:“杜松似已知我大軍動向,不敢攻界藩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