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一章 自討苦差,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心中一動:“若能借此機會去一趟朝鮮,不但可以瞭解朝鮮國情,爭取朝鮮對大明的全力支援,又能實地考察遼東邊防,這是一舉數得的好事,我現在已居朝堂之上,要救國不能再如以前那般書齋空談,要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才好。”當下便微笑道:“若冊封的旨意下達,在下倒是想作為使節去一趟朝鮮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嘛。”
柳東溟等朝鮮使臣聞言又驚又喜,歷來大明派遣到朝鮮的使節大都是行人司的八品行人或者鴻臚寺的八品主簿,遇有朝鮮國王登基、王子冊封、大婚這些重大典禮,大明才會派給事中、主事一級的官員前往,而象張原這樣的清貴狀元,從未有出使朝鮮的,若張原能成行,那就是朝鮮朝野的一種榮耀,也是柳東溟出使大明的功績,而且從前日蔚泰酒樓誣陷案來看,張原對朝鮮很友好,當然,並不是張原想出使朝鮮就能出使的,這還要由禮部、鴻臚寺、行人司會商後確定人選再報請皇帝批准——
柳東溟喜道:“張修撰肯駕臨敝國,實為敝國之幸——邵大人,敝國能否請求張修撰為冊封使?”
邵輔忠有點看不明白張原的用意,出使外國自來都是苦差,除了會得到藩國的一些禮物饋贈之外,別無好處,壞處卻不少,往返朝鮮至少半年,不知會錯過什麼升遷、交往的機會,還有路途遙遠、舟車顛簸,辛苦自不必說,水土不服的話一命嗚呼都有可能,更何況現在遼東奴爾哈赤驕橫不臣,搶劫大明邊境軍民牛羊財物之事時有發生,行路並不安全,所以邵輔忠想不明白張原為什麼會自願出使朝鮮,不會真的只是為行萬里路吧?
邵輔忠淡淡道:“冊封朝鮮世子的使節要在皇帝同意冊封后才能確定,現在說這個尚早,而且在下官微言輕,如何敢作主。”心想:“我要和姚宗元等人商議一下,看張原提出出使朝鮮是不是虛晃一槍另有圖謀?”
又喝了一會酒,聽得禁鼓敲響第一通,張原起身告辭,他要在宵禁開始前趕回李閣老胡同的寓所,柳東溟和金中清一定要送張原一程,路上柳東溟表示渴盼張原能作為天朝使節出使朝鮮,但現在冊封世子的詔旨下不來,他未能完成王命,不能回國,實在是焦心,言下之意是想請張原幫忙——
張原微笑道:“過幾日就是正旦朝會,柳使臣可以上表皇帝再次請求,在下也會呈上奏章表明貴國與我大明的親密關係,我料皇帝會批覆的。”
柳東溟見張原說得這麼肯定,自是大喜,在西長安街邊與張原道別時說道:“明日是休沐日,在下想到府上拜訪張修撰,不知可否?”
這擺明是要送禮啊,晚明官場規矩很奇怪,收受本國官紳百姓的禮物會被指責是賄賂貪墨,而收受藩國遠臣的禮物卻沒有人管,這真不知是出於何種心理——
張原道:“歡迎歡迎,不如明日中午到在下寓所用個便飯吧。”
柳東溟忙道:“不敢叨擾,在下與許副使和金參軍明日午後未時初到訪,喝杯茶足矣。”
戌初時分,張原與汪大錘回到李閣老胡同寓所,汪大錘去用飯,張原入內院,見朝北的正房燭火明亮,燈光照在簷下一溜長長短短的細長冰錐上泛起璀璨光澤,好似屋簷長出的水晶白鬚,這種美景在江南倒是少見——
張原立在臺階上奮力一縱,掰下一根冰錐,拿著手裡摩挲,晶體滑透,冰砭肌骨,聽得身後蕙湘“格格”的笑,回頭問:“微姑呢?”
蕙湘道:“在夫人房裡呢。”
張原拿著冰錐進到他和澹然的臥室,見澹然和王微在紋枰對弈,永昌棋子敲在楸木棋枰上,落子聲清脆悅耳,穆真真和雲錦坐在一邊,穆真真正將一盞青瓷燈剔亮一些,雲錦在縫製小兒的衣裳,這是為穆真真腹裡的孩兒縫製的,穆真真母親死得早,除了縫補衣裳沒學會其他女紅活計,雲錦卻是精於女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